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7.52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謹慎祭。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祝盟》:「毖欽明,祝史惟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制係以歷代先哲先賢,於春秋釋奠時陪祭於孔廟。唐代以前,配饗與從無別;至宋其制始分。據〔文獻通考.學校考〕,曹魏齊王正始七年(西元246),令太常釋奠以太牢孔子,顏回配。唐太宗貞觀二年(628),詔以孔子為先聖,顏回為先師,配享之。貞觀二十一年(647),詔以左丘明、卜子夏、公羊高、穀梁赤、伏勝、高堂生、戴聖、毛萇、孔安國、劉向、鄭重、杜子春、馬融、盧植、鄭康成、服子慎、何休、王肅、王輔嗣、杜元凱、范寧、賈達等二十二人,書其名配享孔廟。高宗時,顏回降為從。玄宗開元八年(720),又以孔門四科高弟,列為十哲(參見「十哲」),塑其坐像,另繪七十弟子及前二十二賢像於壁從之。此制後代因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事祈求鬼神而設祭。《史記.卷四五.韓世家》:「秦韓并兵而伐楚,此秦所禱而求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明的祭。《左傳.僖公二十一年》:「崇明,保小寡,周禮也。」《文選.顏延年.拜陵廟作一首》:「周德恭明,漢道尊光靈。」
儀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儀制。帝王祭天祈雨,自古有之。但清兵入關之初,未曾舉行此種祭。至順治十四年(1657)夏大旱,順治帝(1644∼1660)祈雨於圜丘壇。自此,始制定雩儀制。舉行雩前期戒齋三日,冠服淺色,禁屠牢,罷刑名。屆時,皇帝素服,步行入壇,不除道,不用儀仗,壇上設酒果,香燈,祝帛及熟牛脯醢。祭時不奏樂、不設配位,不奠玉,不飲福,受胙。其餘禮儀如冬至祭儀式。並另外派其他官員至方澤、社稷、神祇諸壇至祭。清朝(1644∼1911)乾隆七年(1742)御史徐以升(生年不詳)奏請建壇雩祭。經議定:孟夏擇日行常雩,圜丘,奉列祖配。舉行大雩祭禮時,用舞童十六人,著黑衣,分八行,執羽翳而舞。
《清史稿.卷八十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先祖的祭。《左傳.襄公二十三年》:「苟守先,無廢二勛。」《史記.卷一.五帝本紀》:「皆有疆土,以奉先。」
行進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玻利維亞一種緩步而莊嚴的舞蹈,可能是印加帝國宮廷內行進隊伍的回憶。舞者右手握Siku(當地的一種笛子),左手敲鼓,頭帶紅色羽毛做成的帽子,帽子有面紗垂下罩住臉。此舞只有男性參與,神情肅穆而深沈;舞者成兩行向前移動,接著向後繞圓圈,始終保持著莊嚴的步伐。雖然這支舞遭受外來風氣不良的影響,但仍在「拉巴斯民俗舞蹈節」(La Paz Folk Dance Festival)中表演過。
Antonio Paredes Candia《The Folkdance of Bolivia》.
典武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附錄-地名-廟宇名
灶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間祭灶神的日子。舊時相信灶神在此日上天庭,向玉皇大帝稟報一家善惡之事,所以要祭祂。漢代的灶日在初夏,到了晉代,改到臘月二十四日。此後則普遍在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也稱為「祭灶節」、「送灶神」。
口若懸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óng hé xiè釋義︰猶「口若懸河」。見「口若懸河」條。 01.《藝文類聚.卷三八.禮部上.祭》引南朝梁.徐悱妻劉氏〈祭夫文〉:「惟君德爰禮智,才兼文雅,學比山成,辯同河瀉。」 參考詞語︰言若懸河注音︰|ㄢˊ ㄖㄨㄛˋ ㄒㄩㄢˊ ㄏㄜˊ漢語拼音︰yán ruò xuán hé釋義︰猶「口若懸河」。見「口若懸河」條。 01.《隋書.卷六七.裴蘊列傳》:「蘊亦機辨,所論法理,言若懸河,或重或輕,皆由其口,剖析明敏,時人不能致詰。」 參考詞語︰口似懸河注音︰ㄎㄡˇ ㄙˋ ㄒㄩㄢˊ ㄏㄜˊ漢語拼音︰kǒu sì xuán hé釋義︰猶「口若懸河」。見「口若懸河」條。 01.唐.白居易〈贈僧...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