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5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抄襲、竊取。《論語.陽貨》:「惡徼以為智者,惡不孫以為勇者。」
剽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偷取他人財物或作品以為己有。唐.柳宗元〈辯文子〉:「然考其書蓋駮書也,其渾而類者少,竊取他書以合之者多,凡孟子輩數家,皆見剽竊,嶢然而出其類。」也作「剽賊」。
遺臭萬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惡名永遠流傳下去,遭人唾罵。《宋史.卷四二二.林勳等傳》論曰:「若乃程珌之竊取富貴,梁成大、李知孝甘為史彌遠鷹犬,遺臭萬年者也。」《三國演義》第九回:「將軍若助董卓,乃反臣也,載之史筆,遺臭萬年。」也作「遺臭千年」、「遺臭萬代」、「遺臭萬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竊取。《國語.周語中》:「而卻至佻天之功以為己力,不亦難乎?」《抱朴子.外篇.刺驕》:「或佻竊虛名,而躬自為之。」
監守自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竊取公務或業務上自己所主管保護的財物。《歧路燈》第九回:「總之少了穀石,卻無案卷可憑,這就是監守自盜的匱空。」也作「監臨自盜」、「監主自盜」。
包藏禍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心術不正,心懷鬼胎,居心叵測,圖謀不軌辨似: 「包藏禍心」及「居心叵測」都有心存奸險的意思。 「包藏禍心」側重於將意圖隱藏起來,不使顯露;「居心叵測」側重於意圖難測。 包藏禍心 居心叵測 辨似例句 ○ ㄨ 聘用他本打算好好栽培,誰知他竟~,竊取我們的機密。 ㄨ ○ 對方突然發動笑臉攻勢,~,我們得小心提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竊取或搶奪財物的人。如:「強盜」、「海盜」。《禮記.禮運》:「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論語.陽貨》:「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
偷取、竊取。亦指用不正當的手段謀取。如:「掩耳盜鈴」。《荀子.不苟》:「是姦人將以盜名於晻世者也,險莫大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免除。如:「蠲免」、「蠲除」。《紅樓夢》第一四回:「如這些無頭緒,荒亂推託偷閒竊取等弊,次日一概都蠲了。」
吃裡扒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吃裡,靠自己人生活;扒外,竊取家中財物給外人。比喻不忠於所屬的團體,反而幫助外人。如:「像他這種幫助外人打擊自己,就是吃裡扒外的人。」
人贓俱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嫌犯及其竊取的財物同時被捕獲。[例]警方接獲通報,趕到歹徒藏身之處,當場人贓俱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