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0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裸頸紡錘鰕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斑鰭紡錘鰕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紡錘煙管蝸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殼形 : 紡錘形殼寬 : 約7-7.5mm殼高 : 約26-30mm螺層數 : 約10 層殼各螺層突出,上半部較為狹窄,下半部則略微膨脹,殼色為紫褐或淡褐色,殼表具有明顯的斜向波紋。殼口斜梨形近圓形,唇緣增厚而外翻,長約7.6mm,寬約6mm,上板斜位,內與螺旋板連接,下板明顯而下部肥大,下軸板於殼口唇緣顯露。腔襞構造為「J」形,主襞長而明顯,上腔襞較短,中央與月形襞連接,下腔襞缺。閉板長舌形,向後方彎曲,邊緣處略微增厚,具缺刻與結節。齒舌式:23~27+C+23~27。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絲、綿等的纖維抽成線紗。如:「紡織」、「紡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敲打東西的器具。如:「鐵錘」、「釘錘」、「木錘」。
一種掛在秤桿上,用來秤重量的金屬塊。如:「秤錘」。
敲打。如:「錘打」、「千錘百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腹足類軟體動物的通稱。藏身於錐形、紡錘形或扁橢圓形的硬殼中,殼上有迴旋紋路。如:「田螺」、「海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鹹水與淡水之間遷移,像是鮭魚從海洋游到淡水的河流中產卵。為了減水在水中游泳的阻力,魚的身形大約都是紡錘型、扁平型或棍棒型。所以所有的魚都非常適應水生的環境,擁有流線型的體型,具有最好的游泳技能。牠們都朝著盡量減輕水壓和減少水中行進的阻力不斷的發展和進化。有些魚其實看起像魚,生活習性也像魚,但其實不是魚,像是鯨、海豚、海豹等,這些都是屬於哺乳動物。(註2) 側線是最好的感覺器官魚的兩側,兩邊都有從鰓延伸到尾鰭的一條細線條,這就是所謂的側線,側線就很像人類的耳朵一樣,當獵物或敵人活動時,能夠透過水的波動讓側線快速地感覺到。...
細胞骨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空圓柱,直徑約25nm。組成微細管的多肽鍊有α與β兩種形式,是細胞內較為堅韌的結構。參與有絲分裂的紡錘絲及中心粒皆由微細管所組成。微細管在細胞進行有絲分裂時,會暫時分離成小分子多肽鏈的形式插入染色體中,形成紡錘體(spindle apparatus)的結構,促進細胞分裂時的結構穩定。 微絲體微絲體的組成蛋白為肌動蛋白(actin),結構較微細管單純。通常由兩條鏈狀的肌動蛋白組成,直徑約6nm。組成微絲體的多肽鏈分子只有肌動蛋白一種,分子大小較微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金槍魚科。體長達一公尺,呈紡錘形,藍色,背側有淺色斑條,腹側具褐色縱條。頭大,口尖,尾細小。游泳迅速,以小魚和浮游甲殼類為食。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海洋中。
虱目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體呈紡錘形,側扁,為臺灣地區淡鹹水養殖魚中的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