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臺州經籍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州經籍志〕40卷,題「臨海項元勛士元編」。
  項元勛生平不詳,據該書所載,可得知,臺州之有項氏,實濫觴於唐丹徒尉子遷。其弟元哲,字啟元,光緒18年(1892)生,宣統元年(1909)以身殉母病,年僅18,章炳麟銘其墓。元勛嘗為屈映光編次〔精一堂書目〕4卷,體例略仿紀氏庫目,唯子部間有損益。又編次項炳珩〔如不及齋詩鈔〕8卷、〔別集〕4卷、〔外集〕1卷。〔臺州經籍志〕書成,元勛年方少壯,意其必有其他著述,惜未著於錄。
  民國58年(1969)廣文書局輯印〔書目三編〕,收錄〔臺州經籍志〕,係影印民國4年乙卯浙江省立圖書館排印本,首乙卯浙江巡按使臨海屈映光序、次餘杭章炳...
[清朝文獻通考經籍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朝文獻通考經籍考〕28卷,清嵇璜奉敕撰。乾隆12年(1747)清高宗敕編〔皇朝文獻通考〕,初與〔續文獻通考〕共為一書,26年以其書專錄有清前朝舊事,乃命別自成書單行,後來並收入〔四庫全書〕政書類。
  全書凡300卷,25門。卷211至238,計28卷為〔經籍考〕,著錄清初至乾隆初年之著作。其體例亦大抵沿襲馬瑞臨〔文獻通考經籍考〕,每書之下,附簡略解題,敘述作者里爵及本書大旨。圖書部次,也依四部分類。唯四部之首,各有總序,每類類名之後,則無小序。各部類亦較馬氏〔通考〕,略有不同,例如子部,馬氏〔通考〕凡分22門,而〔清朝文獻通考經籍考〕,則為18門;至於圖書的歸隸,亦有所斟酌...
〔續文獻通考經籍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續文獻通考經籍考〕58卷,清嵇璜奉敕撰。元馬端臨〔文獻通考〕,斷至宋寧宗嘉定以前。採摭弘富,體例詳賅,元以後,無人能繼作。明王圻雖曾捃拾補綴,有續作254卷,惜體例糅雜,顛舛叢生。清高宗乃於乾隆12年(1747)敕令博徵舊籍,採宋、遼、金、元、明五朝事跡議論,彙編為〔續文獻通考〕一書。
  〔續文獻通考〕,凡26門,250卷。其中卷141至198,共58卷,為〔經籍考〕,著錄宋寧宗至明末的典籍。按馬氏於所著〔經籍考〕中自序其內容說:「所錄諸書,夫以四代史志列其目,其存於近世而考者,則採諸家書目所詳,並旁搜史傳,文集、雜說、詩話,凡議論所及,可以紀其著作之本末,考其流傳之真偽,訂...
經籍訪古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籍訪古志〕6卷,日本森立之、澀江道純等同撰。森氏已別見。澀江道純(1804-1858),字令善,號抽齋,江戶人。曾跟從伊澤蘭軒習醫,又隨狩谷望之等習儒學。精鑑別、好藏書。晚年仕於江戶醫學館。著有〔素問識小〕、〔靈樞講義〕等書。是書凡6卷7冊,經部3卷,史部、子部、集部各1卷,共收錄古書289種。其版本分類如下表:
  
  是書之體例,略倣〔天祿琳瑯書目〕及〔愛日精廬藏書志〕,於書名、卷數之下,先標明版本時代,其次註明庋藏之處。每書之提要則包括行款介紹、與他本之比較、知見經過及按語等。其初稿本迭經海保元備、島田翰等名家校點、朱墨爛然。是書所著錄,除多宋、元古本外...
〔溫州經籍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溫州經籍志〕36卷,清孫詒讓撰。
  詒讓,字仲容,晚號籀廎,浙江瑞安人,同治丁卯(1867)舉人,官刑部主事。父依言,字劭聞,號琴西,道光庚戌(1850)進士,由編修入直上書房,歷官江寧布政使,召為太僕卿,文章氣節重於時,論學謂綜漢宋之長而通其區畛,莫如永嘉之學,曾補輯永嘉學案為梨洲、謝山拾遺。詒讓少承家學,於學無所不精,尤關心鄉里,以為溫州自唐以來,魁儒瑋學,纂述斐然,而圖經所載,僅其書名,不詳崖略,疏漏踳謬,研討靡資,乃累月經年,旁蒐遠紹,爰考求鄉先達著作,上斷唐宋,下迄明季,撮其大要,別其存佚,成〔溫州經籍志〕36卷。
  是書卷首敘例12則,次目錄,首33卷...
經籍跋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籍跋文〕1卷,清陳鱣撰。鱣(1753-1817),字仲魚,號簡莊,浙江海寧人。嘉慶3年(1798)舉人。精說文、訓詁之學。性好藏書,遇宋元槧本,必以善價購之。聞黃丕烈百宋一廛之九經三傳多異本,於是欣然定交,互攜宋鐫之刻往復易校,暮年歸隱紫薇講舍。此書為陳鱣跋宋元版經部圖書19種,凡一書之行款、避諱、價格、校字、藏書故實、版本源流等,俱有詳考,不為空綺之辭。吳骞序此書云:「簡莊精敏果銳,強於記誦,而能專意於經學,又克廣攬窮蒐,今觀所撰諸經跋文,鉤深索隱,凡古本之為後之妄人竄亂芟併者,莫不審考其原來次第,而字之更改淆混者,一一較正,令人復得見本來面目,不其偉之」。是書手稿,曾為管廷芬得之西...
經籍會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籍會通]4卷,明胡應麟撰。胡應麟,浙江蘭谿人,萬曆4年(1576)舉人。家富藏書,嗜讀書。著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等書。
  胡應麟鑑於有明一代雖鉅儒輩出,名作如山,卻少有人著力於經籍的編纂,因此撰〔經籍會通〕一書,分源流、類例、遺佚、見聞4卷,依次論述公私書目的淵源,記歷代書目的類例,著錄各家序跋以知歷代藏書及散佚,以及保留明代刻書史料,並胡氏個人對雕版源流與圖書形制的看法。
  〔源流篇〕中,胡氏認為中國目錄學發軔於孔子以詩、書、禮、樂、易、春秋六藝傳授弟子;而圖書分類學則始於劉向、歆父子的〔七略〕。此外,兼及歷代典籍的十厄,以闡明圖書沒...
經籍舉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籍舉要〕,清代音韻學家龍啟瑞所撰。龍啟瑞(1814-1858)字輯五,號翰臣。廣西臨桂(今廣西桂林)人。道光21年(1841)狀元,授官修撰,累仕至江西布政使。〔經籍舉要〕一書是龍啟瑞於道光27年出任湖北學政時,為應考諸生所纂的一部推薦目錄。〔經籍舉要〕先按經史子集編次,每部收書數十種,共收書100餘種。在四部編次之後又按作用分6類,即約束身心之書、擴充學術之書、博通經濟之書、文字音韻之書、詩古文詞之書及場屋應試之書,分別收書數種至十數種,共收書70餘種。前後統計收書達200餘種。龍啟瑞在卷末所寫總序中申明某著述目的說:「右所舉各書,皆於諸生有益,所宜置之案頭以備觀覽,其為目多而不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書本。如:「古籍」、「經籍」、「史籍」、「書籍」、「典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織布機或編織物上的直線,稱為「經」。
連接地球南、北兩極的假想直線。如:「東經」、「西經」。
常常。如:「經常」。
具有典範地位的著作。如:「易經」、「四書五經」。
記載宗教教義的書籍。如:「佛經」、「聖經」、「可蘭經」。
女性月經的簡稱。如:「經期」、「停經」。
從事、謀劃。如:「經商」、「經營」。
歷、過。如:「經過」、「經驗」、「經年累月」、「身經百戰」。
治理、管理。如:「經國大業」、「經世濟民」。
縊死。如:「自經而死」。
人體的脈絡。如:「經脈」、「經絡」、「七經八脈」。
一種中文傳統圖書的分類名稱,主要收錄儒家典籍及文字形、音、義方面的著作。如:「經部」、「經、史、子、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