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74.05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一位皇帝。教民佃漁畜牧,始畫八卦,造書契。《文選.馬融.長笛賦》:「昔庖作琴,神農造瑟。」也作「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光明盛大的樣子。晉.潘岳〈在懷縣作〉詩二首之一:「初伏啟新節,隆暑方赫。」也作「赫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一位皇帝。參見「伏」條。明.陸灼《艾子後語.大言》:「憧童稚時,與群兒往看宓畫八卦,見其蛇身人首,歸得驚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易經的別名。參見「易經」條。
否極泰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然被紂王像個奴隸般地囚禁起來,但他並不為外在環境的榮辱感到憂愁,潛心研究《易經》中的天人之理,推演伏氏的八卦為六十四卦,並為之作卦辭和爻辭。後來他人生中的困厄時期終於結束,他也得歸故里。由此可知,人生的禍福都是天道循環,只要能夠積極面對,不懷憂喪志,一旦困厄結束了,順遂的日子必然到來。越王句踐接受了臣子們的勸諫,在吳國忍辱負重地事奉吳王夫差,終於得以歸國,更臥薪嘗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不斷地壯大國勢,終於滅吳,報仇雪恥。後來「否極泰來」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原文「否終則泰」演變而出,比喻情況由壞逐漸好轉。
光風霽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清.黃宗〈子劉子行狀〉:「晚年愈精微愈平實,從嚴毅清苦之中,發為光風霽月。」
韋編三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六藝者七十二人,開平民教育先河,後世尊為「至聖先師」,亦稱為孔子。 (2) 《易》:《易經》。由伏制卦,文王繫辭,孔子作十翼。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易經》的內容最早只是記載大自然、天文和氣象等的變化,古代帝王作為施政之用,百姓用為占卜事象。至孔子作傳,始為哲理的書,是儒家的重要典籍。 (3) 〈彖〉:十翼之一,論斷六十四卦卦名、卦辭的文字。 (4) 〈繫〉:十翼之一,闡釋易經卦辭之義。 (5) 〈象〉:十翼之一,爻象的釋辭。 (6) 〈說卦〉:十翼之一,陳說八卦法象所為。 (7) 〈文言〉:十翼之一,釋乾、坤二卦經文之言。
咄咄逼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咄咄,本為驚懼之聲,後用來表示氣勢很盛。咄咄逼人指盛氣凌人,使人驚懼。晉.王之〈雜帖三〉:「十一月四日右將軍會稽內史瑯琊王之敢致書司空高平郗公足下:……獻之字子敬,少有清譽,善隸書,咄咄逼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桓南郡與殷荊州語次,……次復作危語……殷有一參軍在坐,云:『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殷曰:『咄咄逼人!』」
臥薪嘗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0.《清史稿.卷四二六.李宗列傳》:「天下臣民,知皇上有臥薪膽之思,必共振敵愾同仇之氣。」
杞人憂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唐.儲光〈奉別長史庾公太守徐公應召〉詩:「烈風起江漢,白浪忽如山。方伯驟勤王,杞人亦憂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