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0.72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盤根錯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ò jié釋義︰「蟠根」猶「盤根」。「蟠根錯節」猶「盤根錯節」。見「盤根錯節」條。 01.清.黃宗〈贈編修弁玉吳君墓志銘〉:「然君以為章句細微,無關重輕,無貴乎學者,必當為世所倚仗,蟠根錯節,取定俄頃。」
因時制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二毛。於古為義,於今為笑。古之所以為榮者,今之所以為辱也。古之所以為治者,今之所以為亂也。夫神農、伏,不施賞罰而民不為非,然而立政者不能廢法而治民。舜執干戚而服有苗,然而征伐者不能釋甲兵而制彊暴。由此觀之,法度1>者,所以論民俗而節2>緩急也;器械者,因時變3>而制宜適也。夫聖人作法而萬物制焉,賢者立禮而不肖者拘焉。制法之民,不可與遠舉;拘禮之人,不可使應變。耳不知清濁之分者,不可令調音;心不知治亂之源者,不可令制法。必有獨聞之耳,獨見之明,然後能擅道而行矣。 〔注解〕 (1) 法度:法律和制度。 (2) 節:限制、控制。 (3) 時變:時局的變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有道路可通的山頂。晉.王之〈三月三日蘭亭詩序〉:「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記載。如:「記錄」、「登錄」。《三國志.卷三.魏書.明帝紀》:「遂進軍幸壽春,錄諸將功,封賞各有差。」晉.王之〈三月三日蘭亭詩序〉:「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
1.記載事物的書籍、簿冊。如:「筆錄」、「言行錄」、「備忘錄」。清.黃宗〈陳定生先生墓誌銘〉:「是時有百官圖、邪黨錄、天鑒錄、同志錄、點將錄,依之以盡殺朝廷之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準則、榜樣。《晉書.卷八○.王之傳》:「楨之曰:『亡叔一時之標,公是千載之英。』」《封神演義》第二回:「且君為臣之標率,君不向道,臣下將化之。」
連篇累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隋書.卷六六.李諤列傳》江左齊、梁,其弊彌甚,貴賤賢愚,唯務吟詠。遂復遺理存異,尋虛逐微,競一韻之奇,爭一字之巧。連篇累牘,不出月露之形;積案1>盈箱,唯是風雲之狀。世俗以此相高,朝廷據茲擢士。祿利之路既開,愛尚之情愈篤。於是閭里童昏,貴遊總丱,未窺六甲,先製五言。至如皇、舜、禹之典,伊、傅、周、孔之說,不復關心,何嘗入耳。以傲誕為清虛,以緣情為勳績,指儒素為古拙,用詞賦為君子。故文筆日繁,其政日亂,良由棄大聖之軌模,構無用以為用也。損本逐末,流遍華壤,遞相師祖,久而愈扇。 〔注解〕 (1) 積案:堆滿几案。案,長桌。〔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北史.卷七七.李諤列傳》
力透紙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寫字時,運筆的力量能穿透紙張到達紙的另一面。形容人的書法遒勁有力。[例]王之〈蘭亭帖〉的書法之美在於柔中帶勁,力透紙背。
事過境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情過了,環境也已改變。※語或本晉.王之〈蘭亭集序〉。 △「時過境遷」
另起爐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起爐作灶注音︰ㄑ|ˇ ㄌㄨˊ ㄗㄨㄛˋ ㄗㄠˋ漢語拼音︰qǐ lú zuò zào釋義︰比喻創立見解。見「另起爐灶」條。 01.宋.陸九淵《象山先生全集.卷三五.語錄下》:「見理未明,寧是放過去,不要起爐作(灶)。」(源) 02.清.黃宗〈答萬充宗論格物書〉:「靜遠茍明夫意,則格物之工夫即在其中,更不必起爐作(灶)也。」 參考詞語︰自起爐灶注音︰ㄗˋ ㄑ|ˇ ㄌㄨˊ ㄗㄠˋ漢語拼音︰zì qǐ lú zào釋義︰猶「另起爐灶」。見「另起爐灶」條。 01.清.陸隴其〈答嘉善李子喬書〉:「輒欲以胸臆所見,自闢門戶,自起爐灶。」
貪贓枉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貪贓壞法注音︰ㄊㄢ ㄗㄤ ㄏㄨㄞˋ ㄈㄚˇ漢語拼音︰tān zāng huài fǎ釋義︰猶「貪贓枉法」。見「貪贓枉法」條。 01.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二折》:「誰想那兩個到的陳州,貪贓壞法,飲酒非為。」(源) 02.清.黃宗〈子劉子行狀〉:「即皇上欲問貪贓壞法,欺君罔上者,亦不可不付之法司也。」 參考詞語︰壞法婪贓注音︰ㄏㄨㄞˋ ㄈㄚˇ ㄌㄢˊ ㄗㄤ漢語拼音︰huài fǎ lán zāng釋義︰婪,貪。「壞法婪贓」猶「貪贓枉法」。見「貪贓枉法」條。 01.《萬花樓.第八回》:「立要奏明聖上,究問他一個壞法婪贓之罪。」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