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0.819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以訛傳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訛傳訛」原作「訛以傳訛」。「訛」是錯誤的意思。「以訛傳訛」就是指將本來就不正確的訊息或東西,沒有加以辨正清楚,又一再地傳揚出去,以致離真相越來越遠。宋代王柏〈默成定武蘭亭記〉一文,論述書法名品〈蘭亭集序〉的版本源流,其中便有「訛以傳訛」一語。據王氏的說法,〈蘭亭集序〉為東晉書法大家王之所作,柔媚勁健,盡善盡美,為書法名品。其真蹟傳至王之七世孫智永,智永再傳於弟子辨才,為唐太宗用計取得。太宗得此真蹟後,唐初多位書法名家曾加以臨摹,其中以歐陽詢的最為逼真,被鐫刻於石碑上。太宗死後,王之的真蹟殉葬昭陵,歐陽詢的摹本石碑則為契丹人所得,流落於定武。由於真蹟已不可得,故當時自以定武本最為珍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寫在紙、帛上的書信、詩、文等手書墨蹟。如王之的〈喪亂帖〉、〈快雪時晴帖〉。
庸人自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清.黃宗《明儒學案 .卷五二.諸儒學案.文定張甬川先生邦奇》:「物理自然,人不得以一毫私智容乎其間。《易》曰『易簡』,《中庸》曰『篤恭』,《周子》曰『誠無為』,皆是此意象。先云『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私智是也。」
感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心生感觸而發出慨嘆。晉.王之〈三月三日蘭亭詩序〉:「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西遊記》第三八回:「行者雖然感慨,卻留心想起唐僧的夢來。」
入木三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朝王之書祝版,工人削版,墨跡透入木板三分的故事。典出唐.張懷瓘《書斷.卷二.王之》。本形容筆力遒勁。後比喻評論深刻中肯或描寫精到生動。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二六.晉唐小楷真蹟》:「韓宗伯敬堂所藏曹娥碑,為右軍真跡。絹素稍黯,字亦慘淡。細視良久,則筆意透出絹外,神彩奕然,乃知古云入木三分不虛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不適、不快。《晉書.卷八○.王之傳》:「中年以來,傷於哀樂,與親友別,輒作數日惡。」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身今少惡,斐逸民跡近在此,君可往問。」
雪泥鴻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鴻雁踏過雪泥遺留的爪痕。語本宋.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詩:「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比喻往事所遺留的痕跡。清.黃宗〈王九公邀集湖舫同毛會侯許霜巖王獻廷祝兒〉詩:「雪泥鴻爪知無定,相對那能不黯然。」也作「飛鴻踏雪」、「飛鴻雪爪」、「飛鴻印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造就、培養。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徵聖》:「陶鑄性情,功在上哲。」唐.李商隱〈喜舍弟叟及第上禮部魏公〉詩:「寧同魯司寇,惟鑄一顏回。」
光怪陸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連綿不斷。曼,音ㄇㄢˋ,延長。 2、「陸離」:#戰國楚.屈原〈離騷〉(據《楚辭.卷一》引)1>吾令和弭節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曼曼其脩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飲余馬於咸池兮,總余轡乎扶桑。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遙以相羊。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鸞皇為余先戒兮,雷師告余以未具。吾令鳳鳥2>飛騰兮,繼之以日夜。飄風屯3>其相離兮,帥4>雲霓而來御5>。紛緫緫6>其離合兮,斑7>陸離其上下。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淮南子.本經》。 (2) 鳳鳥:即鳳凰,傳說中的百鳥之王,雄的稱為「鳳」,雌的稱為「凰」,為象徵祥瑞的鳥。 (3) 屯:聚集、儲存。 (4) 帥:引導、率領。 (5)...
愚公移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北山愚公苦於家門前有太形、王屋二山阻攔出路,因而率領子孫挖掘土石,決心鏟平二山。後天帝為其真誠所感動,於是命夸蛾氏二子背負二山,移去他地。見《列子.湯問》。後以愚公移山比喻努力不懈,不畏艱難,自能成事。如:「這件事確實不易,但如果效法愚公移山的精神,還怕不會成功嗎?」清.黃宗〈張蒼水墓誌〉:「愚公移山,精衛填海,常人藐為說鈴,賢聖指為血路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