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0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寒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吃冷的食物。《後漢書.卷六一.周舉傳》:「太原一郡,舊俗以介之推焚骸,有龍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靈不樂舉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輒一月寒食,莫敢煙爨。」
情不自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敘述了婦女於七夕在月下乞巧,思念情人的情景。相傳陰曆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二星相會之期,稱為「七夕」。舊俗婦女此夕必備陳瓜果、鮮花、胭脂於庭中向天祭拜,以期擁有姣美的面貌;並對月引線穿針,以期雙手靈巧,長於刺繡織布,稱為「乞巧」。詩中描述的女性看到七夕如影隨形的月亮時,想起乞巧的傳說,因此「情來不自禁」,一時感情激動,便也學著傳說在月下引線穿針,希望自己能夠變得更美、手藝更靈巧,以得到美好姻緣。後來典源文獻裡的「情來不自禁」,演變成「情不自禁」這句成語,表示感情激動得無法自我控制。
乞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陰曆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二星相會之期,舊俗婦女此夕必備陳瓜果、鮮花、胭脂於庭中向天祭拜,以期擁有姣美的面貌;並對月引線穿針,以期雙手靈巧,長於刺繡織布,稱為「乞巧」。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七月》:「是夕,人家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鍮石為針,陳几筵酒脯瓜果於庭中以乞巧。」也作「祈巧」。
沖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俗在人病重時,試圖以辦理喜事化解凶煞的行為。《醒世恆言.卷八.喬太守亂點鴛鴦譜》:「我的兒,今日娶你媳婦來家沖喜,你須掙扎精神則個。」《紅樓夢》第九六回:「若是如今和他說要娶寶姑娘,竟把林姑娘撂開,除非是他人事不知還可;若稍明白些,只怕不但不能沖喜,竟是催命了。」
忌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去世的日子,舊俗在此日禁止娛樂行為,故稱為「忌辰」。明.高明《琵琶記.五娘尋夫上路》:「但過小祥忌辰,展開與他燒些香紙,奠些涼漿水飯,也是奴家心素。」《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過了兩日,卻是亡夫忌辰。」也稱為「忌日」。
一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從元旦到端午、從端午到中秋、從中秋到年底,舊俗稱每一期間為「一節」。
壓歲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俗於除夕尊長給小孩的錢,稱為「壓歲錢」。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壓歲錢》:「以綵繩穿錢,編作龍形,置於床腳,謂之壓歲錢。尊長之賜小兒者,亦謂之壓歲錢。」也稱為「押歲錢」。
花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舊俗遇有喜慶吉事,喜用插金花、披紅綢來表示。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說甚一家一計,又無羊酒段匹,又無花紅財禮。」《二刻拍案驚奇》卷七:「太守分付花紅羊酒鼓樂,送到他家。」
蒲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農曆五月。因端午節在五月,家家戶戶懸菖蒲於門楣,故稱農曆五月為「蒲月」。
事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世事的變化。如:「白雲蒼狗,事變無常,令人難以預料。」《詩經.大序》:「吟詠情性,以風其上,達於事變而懷其舊俗者也。」漢.揚雄〈解嘲〉:「世異事變,人道不殊,彼我易時,未知何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