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70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感激涕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自安史之亂後,內有宦官、朋黨之禍,外有藩鎮割據,盛唐繁華氣象已不復存在。憲宗即位後,在邊疆形勢趨緩,國力較為豐厚下,開始展開削藩的戰爭。元和九年,淮西節度使吳少陽死,其子吳元濟自領軍務,隨即發動叛亂。憲宗發宣武等十六道兵討伐,經過長期的戰爭,最後李愬於元和十二年攻破蔡州城,生擒吳元濟,平定了淮西,結束了長達四年的戰爭。至此,割據藩鎮相繼歸順,朝廷的威信為之一振。劉禹錫寫的〈平蔡州〉詩即是描寫這場戰爭的情景。長達四年的戰爭結束後,城裡到處響著和平的音樂,大家回憶起戰爭時的舊事,都對「漢家飛將」李愬救眾人於水火,讓大家免於再受戰爭之苦而感激落淚。後來「感激涕零」這句成語,就從文中「相與感激皆涕零...
幕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幕府中的僚屬。《宋史.卷二七○.列傳.顏衎傳》:「請自今藩鎮幕僚,勿得任臺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太監。如:「宦官」。《新唐書.卷一一六.王綝傳》:「自石門還,政一決宰相,群宦不平,構藩鎮內脅天子。」《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夫以中才之人,事有關於宦豎,莫不傷氣,而況於慷慨之士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比喻剝削、聚斂。如:「搜刮財物」。《新唐書.卷二一三.藩鎮淄青橫海傳.程日華傳》:「馬瘠,士飢死,刺史不棄豪髮卹吾急,今刮地以去,吾等何望?」
韓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張孔墨相用;他提倡宗孔氏,貴王道,賤霸道;而又推崇管仲、商鞅的事功。他抨擊二王集團的改革,但在反對藩鎮割據、宦官專權等主要問題上,與二王的主張並無二致。這些複雜矛盾的現象,在其作品中都有反映。力主「文以載道」,自云:「己之道,乃夫子、孟軻、揚雄所傳之道」。於〈原道〉一文,更確立儒家道統譜系,以承繼者自任。攘斥佛老,擯除諸子百家之說。文學成就:韓愈長於詩文,力斥當時駢文,提倡古文,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推展唐代古文運動。其文章以排斥佛老,闡明儒家之道為宗旨,長於議論,〈師說〉、〈送董邵南序〉、〈原性〉、〈原道〉、〈諫迎佛...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二弟玩之兄誦讀。讀多七過可乞言,  為子心精得神仙。可憐二弟仰天泣,一失毫釐千萬年。 廣陵行  雄藩鎮楚郊,地勢鬱岧嶢.雙旌擁萬戟,中有霍嫖姚。  海雲助兵氣,寶貨益軍饒。嚴城動寒角,晚騎踏霜橋。  翕習英豪集,振奮士卒驍。列郡何足數,趨拜等卑寮。  日宴方雲罷,人逸馬蕭蕭。忽如京洛間,遊子風塵飄。  歸來視寶劍,功名豈一朝。 萼綠華歌  有一人兮升紫霞,書名玉牒兮萼綠華。  仙容矯矯兮雜瑤珮,輕衣重重兮蒙絳紗。  雲雨愁思兮望淮海,鼓吹蕭條兮駕龍車。  世淫濁兮不可降,胡不來兮玉斧家。 王母歌(一作玉女歌)  眾仙母...
除惡務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消滅奸惡務求澈底。《野叟曝言》第七一回:「唐以屢赦而成藩鎮之禍,蔓草難圖,除惡務盡,赦豈善策?」
生殺予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卷九二.恩幸列傳.穆提婆》:「自外殺生與奪,不可盡言。」 03.唐.杜牧〈上宣州崔大夫書〉:「今藩鎮之貴,土地兵甲,殺生予奪,在一出口。」 參考詞語︰予奪生殺注音︰ㄩˇ ㄉㄨㄛˊ ㄕㄥ ㄕㄚ漢語拼音︰yǔ duó shēng shā釋義︰即「生殺予奪」。見「生殺予奪」條。 01.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如天之為》:「為人主者,予奪生殺,各當其義。」 02.宋.彭龜年〈祖祭陳克齋先生文〉:「窮達壽夭,何寥絕耶?亦有司予奪生殺於其冥默者耶?」 參考詞語︰生死與奪注音︰ㄕㄥ ㄙˇ ㄩˇ ㄉㄨㄛˊ漢語拼音︰shēng sǐ yǔ duó釋義︰與,同「予」。「生死與奪」即「生殺予奪」。見「生殺予奪...
黃巢之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關係結合為紐帶而組成。科舉不及格的士人則往往在這集團中扮演智囊團的角色。黃巢集團的此一結構對亂後的藩鎮有極大的影響。黃巢之亂爆發後,唐僖宗逃往四川,唐朝已無控制藩鎮的能力。除了原先的華北藩鎮已趨自立外,華中、華南的藩鎮也紛紛自立。亂後,唐式的控制能力只能及於首都附近的享兆府;
劉禹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介紹1.1 初章1.2 劉、白1.3 生平志 介紹唐代詩人、著名作家劉禹錫,洛陽人,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劉禹錫耳濡目染,加上天資聰穎,敏而好學,從小就才學過人,氣度非凡。他十九歲遊學長安,上書朝廷。貞元九年考取進士,任監察御史等職。由於他對當時宦官專權、藩鎮割據、朋黨之爭的社會現實極為不滿,曾參與了改革運動,但遭遇失敗,以致人生坎坷,多次受貶。但是,他沒有屈服於權貴,而是以文明志,表現了他剛直不阿的品格和豁達的胸襟,身處逆境,心憂天下。 初章永貞元年,劉禹錫初貶為連州(今廣東連縣)刺史,行至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