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符號互動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概述2 理論與學者3 原則4 關鍵字5 參考文獻 概述符號互動論(symbolic interactionism),又稱象徵互動論,互動論是社會學當代三大理論中的微觀層次理論,其理論乃是社會學中有關社會心理學的分支的一種社會行為論;主要是透過語言與符號作為媒介影響人類,特別強調的是符號和語言在自我、心智、社會的形成中所扮演的重大角色。 理論與學者主要代表學者為Geoege Hebert Mead,米德(Mead)將心智視為一種社會互動的過程,因此和一般低等動物不同的是,人並非是受到刺激後就立即有反應;人大多數的行...
每況愈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個問題時,市場管理員回答說:『愈是下部細微的地方,肥瘦的差別就愈明顯。』」莊子用這個例子做比喻,主要是要讓東郭子了解:「道」是無所不在的,愈是從低微的事物上去推求,就愈能看出「道」的真實情況。「每下愈況」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後來用於比喻情況愈來愈壞。要了解這句成語須從《莊子》原文了解起,較為不易,所以後來有人從字面推測其義,更進而將成語改成「每況愈下」,雖屬訛用,但已成俗,備載於此,以供參考。
別出心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別出心裁」原作「別出新裁」。指另出新的設計謀畫,見用於明李贄〈忠義水滸傳全書發凡〉。〈忠義水滸傳全書發凡〉主要是在說明《忠義水滸傳全書》一書的大意和要旨。作者認為除了文字之外,加上生動的圖畫,更能讓讀者體會故事情節和人物情態,這種方法「別出新裁」,獨出巧思,不同流俗,不被舊有的章回小說的格式侷限,或是特別標示在回目外,或是放在回目中,選拔特出的情節來畫,不以數量取勝。到了清代袁枚〈寄奇方伯書〉則作「別出心裁」,云「將此本刪去大半,只存其自著議論,別出心裁者。」大意是說:袁枚送上他撰寫的《隨園隨筆》給奇方伯,希望奇方伯看過後給予建議及指教,他會再自行增刪,或是請錢辛楣等人幫忙校訂檢閱,只留下自...
孤芳自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賞。語本南朝梁.沈約〈謝齊竟陵王教撰高士傳啟〉。 △「自命不凡」
狗尾續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晉書.卷五九.趙王倫列傳》載,西晉惠帝因昏庸無能,以致朝政敗壞不堪,趙王司馬倫趁機舉兵入宮,將惠帝廢除,篡位稱帝。司馬倫篡位後便大肆封賞自己的黨羽,只要是參與篡位的同謀,不管身分如何,一律加封爵位。那時朝中官員的官帽上都用珍貴的貂尾來裝飾,司馬倫因為濫封官爵,以致於一時找不那麼多的貂尾,只好用低賤的狗尾來代替,所以當時就有句諺語諷刺說:「貂不足,狗尾續。」是譏諷司馬倫任官太濫。後來「狗尾續貂」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事物以壞續好,前後不相稱。
趾高氣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齊國大臣孟嘗君到楚國為相,楚王送他象牙雕塑的床為見面禮,命登徒送去。登徒覺得象牙床太貴重,要是不小心弄壞了可賠不起,便央求孟嘗君的門人公孫戍想辦法阻止此事,事成後願以祖傳的寶劍做為答謝。公孫戍答應幫忙,便去見孟嘗君,勸他不要接受楚國的這個禮物,孟嘗君問他為什麼,他說:「您所到的小國,均敬仰您、信賴您,是聽聞您在齊國能解救民生貧困,使即將滅絕者得以存續。那些國家的傑出人士,都將國事囑託於您,是因為仰慕您的義氣與廉節。今天若接受楚國這個貴重的禮物,那麼其他您尚未造訪的國家要如何接待您呢?所以臣勸您不要接受這份厚禮。」孟嘗君聽了覺得有道理,立即接受他的建議。  公孫戍於是快步離去,但是還沒出...
望洋興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綿詞,仰視的樣子。或作「望陽」、「望佯」、「盳(通望,音ㄨㄤˋ)洋」、「望羊」。在這則寓言故事中,主要是河伯與北海若的問答,後人或因河、海對舉,遂解「望洋興嘆」之「洋」為「海洋」。 (5) 若:海神名。 (6) 野語:民間的諺語。
爐火純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早的文獻證據是唐代孫思邈所寫的一首四言詩,收錄在《全唐詩》中。孫氏通百家、陰陽、醫學之術,他這首詩主要是描述煉丹的過程。詩中大意是說:煉丹時,將鉛汞置入丹鼎中,點燃爐火。紅光烈火,所冒之煙,已無黑色,火燄變成純正的藍光。許多成語典以為孫思邈這裡說的就是煉丹完成時的「爐火純青」現象。如果探究全詩,下文有「紫色內達,赤芒外射」的說法。根據《雲笈七籤.卷六九.第七返玄真絳靈砂篇》所云丹砂煉成金丹,有七個層次,叫做「七返」。「返」就是「還」,丹砂煉後返還成金,所以叫做「返」。其中第七返「玄真絳霞砂」,在鼎中會發「紅紫五彩霞光」,煉成的金丹就叫「絳霞之紫金」。由此可知,「爐火轉青」時,正是煉丹成就時,因...
千篇一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千篇一律」原作「千篇一體」。《詩品》一書,是南朝梁鍾嶸所撰,品評古今五言詩,自漢、魏至梁朝,共一百零三人,論其優劣,分上、中、下三品。這一篇是在品評西晉時代張華的詩作,說明張華的詩風主要是模仿王粲,詩歌的形體講究鋪排對偶,詞藻華美;即使內容平凡,但卻用字斟酌,致力於華美的文字。雖然頗負盛名,然而一些有識之人,還是對於他詩作中兒女柔情太多,風雲慷慨之氣太少而感到遺憾。謝靈運也曾經說過,張華的詩即使有千篇之多,但其實都是同一種風格體式。後來「千篇一律」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事物的形式呆板而毫無變化。
口蜜腹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口中含著蜜,肚子裡卻藏著把劍。形容一個人嘴巴說的好聽,而內心險惡、處處想陷害人。語本《資治通鑑.卷二一五.唐記三十一.玄宗天寶元年》。[例]這種人口蜜腹劍,要是被他的話給迷住,後果一定很慘。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