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量詞:(1)計算平面物的單位。如:「一面國旗」、「兩面鏡子」、「三面牆」。(2)計算見面次數的單位。如:「見過一面」。
1.見、相見。如:「見面」。《禮記.曲禮上》:「夫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宋.蘇軾〈與任德翁〉:「年月不面,思企深劇。」
邂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事先約定而偶然相遇。《三國演義》第三七回:「備久聞二公大名,幸得邂逅。」《儒林外史》第三三回:「只道聞名不能見面,何圖今日邂逅高賢!」也作「解后」、「邂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拜見長輩時奉上的見面禮。通「贄」。《孟子.滕文公下》:「出疆必載質。」漢.趙岐.注:「質,臣所執以見君者也。」《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乃令張儀詳去秦,厚幣委質事楚。」
撲朔迷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鄉過原本的生活。木蘭回到故鄉後,家人非常高興地迎接她。她回到房間,脫下軍裝,換回女兒裝,出來與同袍見面,大家都驚訝得不得了,這個在軍中一同出生入死的戰友,竟然是個女孩子!〈木蘭詩〉最後以兔子來比喻這段女扮男裝的奇事。在平常時候,兔子是很容易分辨雌雄的。雄兔腳撲朔--個性比較好動,腳會不安分的亂踢;而雌兔眼迷離--個性比較靜,常將眼睛瞇起來休息。但兩隻一起奔跑時,是很難分辨雌雄的。後來「撲朔迷離」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事物錯綜複雜,難以驟然明瞭真相。亦用於形容景色迷濛。
有恃無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左傳》記載了魯僖公二十六年夏天,齊孝公親自率兵攻打魯國北部邊境。魯僖公得到消息後,立刻指派展喜帶著酒食、財物前去慰勞齊國軍隊。才見面,齊孝公就問:「你們魯國人害怕嗎?」展喜回答:「小人會害怕,君子則不會。」齊侯說:「你們國家府庫空虛,野地裡連青草也看不到,憑什麼不害怕?」展喜解釋說:「依仗先王之命。昔日我先祖周公和齊國先祖姜太公輔佐成王時,曾立下『世世子孫,無相害也。』的盟誓,並且保存在盟府裡。齊桓公在世時也盡力在協調解決諸侯間的問題,遵守盟約精神。您即位時,諸侯們都相信您也會遵守先王的盟約,由於我們相信您會信守互助不相攻的盟約,所以一點也不害怕。」齊孝公聽了以後便撤兵回國。後來「有恃無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相見、見面。如:「會面」、「會晤」。《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相如聞,不肯與會。」
望穿秋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代王實甫所作《西廂記》,是根據唐代元稹《鶯鶯傳》(一名《會真記》)改寫鋪陳而成的雜劇。內容描寫張君瑞與崔鶯鶯的戀愛故事,和《鶯鶯傳》不同的是,結局完滿團圓。典源節錄的是:婢女紅娘替小姐崔鶯鶯送信給張君瑞,張君瑞看了之後又喜又憂;喜的是鶯鶯約他半夜見面,憂的是不知如何翻牆穿過院門深鎖的花園。深知鶯鶯心意的紅娘,鼓勵張君瑞放心去,不要害怕,以免讓鶯鶯望穿明澈的眼睛,眉頭深皺而減損了美麗的容顏。 文中用「秋水」來喻指眼睛,望穿眼睛是一種夸飾的修辭技巧,表示極度的企盼。後來「望穿秋水」這個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於形容殷切盼望。
耳提面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懇切教誨。見面命耳提條。鏡花緣˙第八十四回:但果蒙不棄,收錄門牆之下,不消耳提面命,不過略為跟著歷練歷練。
如魚得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故事3 解釋4 詞意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例句 出處<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劉備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故事諸葛亮,字孔明,是三國時的政治家和軍事家。起初隱居不仕,劉備三次親自拜訪,請他出來輔佐。後來諸葛亮同劉備見面,並給劉備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提出了如何奪取天下的戰略和施政方針。劉備聽了,非常高興。於是同諸葛亮的感情一天天的親密起來。而劉備手下的將軍如關羽、張飛等人,卻對此感到不滿。劉備便向他們解釋:「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我有了孔明,就像魚得到了水一樣。希望諸位...
自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自以為了不起。如:「自負不凡」。《後漢書.卷三四.梁統列傳》:「竦生長京師,不樂本土,自負其才,鬱鬱不得意。」《文明小史》第四八回:「勞航芥初同金道臺一干人見面,很覺自負,眼睛裡沒有他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