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83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訓導次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訓導次第」係指訓導技巧的組織系統;其步驟是有順序的,從組織結構較不嚴謹的步驟,到結構較嚴謹及需要較高層次的組織的步驟。組織結構較不嚴謹的步驟,容易由一位教師在班級情境中實施;組織結構較正式,或較嚴謹、層次較高的步驟,可能需要許多教師共同合作實施。
  當單一的訓導方法無法改變學生的所有行為時,教師就需要妥善運用各種不同的訓導策略,教師需要知道對特殊情境最適當的方法。當訓導策略無法產生期望的行為,教師應該熟練地修改策略與實施各種不同的變通方案。這就需要一個完整的訓導系統,使得教師能夠有信心地做有效的訓導決定,此完整的訓導系統就是訓導次第。
  訓導次第的概念於一九八二年...
矯正性訓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矯正性訓導係指學生表現偏差行為時,抑制與改變其方向的技術與方法,藉以在教室中維持有效的訓導。盡管教師們盡最大的努力,實施預防性與支持性訓導,但是一些偏差行為仍然產生。當學生們違犯規則,或當學生們選擇自我破壞的行為時,令教師們厭惡的職責就來了,教師們需要制止與改變學生偏差行為的方向。這種矯正性訓導一般人會認為就是大多數教師想到教室紀律時,所擬想的訓導,例如,學生表現極壞的行為時,教師以愁容、激怒的言語、教鞭來反應。
  開明的矯正性訓導與一般人對訓導的刻板印象不盡相似。良好的矯正性訓導既非嚴厲地威嚇,亦非懲罰的。而是相當重視避免身體或精神上的創傷,其目的不僅在阻止偏差行為,並且積極...
自我訓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我訓導是吉諾特(Haim Ginott, 1922~1973)於一九七一年提出的一種訓導概念;主要指個人對自己的約束與要求,也就是一般人所謂的自律。他認為訓導是一連串的小勝利,當教師使用健全的訊息指引學生離開不適當的行為,而趨向適當且持久的行為,就是訓導的勝利。他認為有效的訓導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師本身的自我要求與自律;自律的教師不會發脾氣、不侮辱別人、不呼叫人的姓名。自律的教師不是魯莽的、虐待狂的或不講理的,相反地,他們總是以身作則,努力塑造他們希望他們的學生表現的行為;他們是彬彬有禮的、助人的和自重的;他們鎮靜地與合理地處理衝突,面臨危急時,表現從容不迫,學生們繼續觀看教師處理困難的情...
學校訓導系統管理計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校訓導系統管理計畫,提供有價值的建議給教師,要求教師關心班級行為問題,處理學校組織結構的改變;藉著改變,增加管理行為問題的可能性,以減少對正常教學的干擾。
  學校訓導系統管理計畫在美國第一次出現於一九七六年,提供一系列建議,幫助中等學校教育人員解決學生的長期行為問題,其主旨是根據組織理論;於一九八○年加以修正,促使教師發展更有系統的班級管理方法。
  學校訓導系統管理計畫分為七部分,處理下列活動:
  1.了解學校是一個規則統治組織;
  2.收集了解與促進學校訓導所需的資料;
  3.擴展學校衝突解決的能力;
  4.發展團...
支持性訓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支持性訓導是指學生的初期偏差行為剛顯示出跡象時,所採取的幫助學生的策略與措施。偏差行為很少一開始就有不良的意圖;學生有時候會變成倔強、爭吵、有困難、挫折、狂熱地擁護同儕中表現偏差行為的領袖人物、無法忍受笑鬧的衝動或無法言喻的興奮。
  當上述行為第一次出現時,就需要支持性訓導。顧名思義,此種訓導型式就是幫助學生維持自制。使用技巧幫助學生回到適當的狀況。以下八種策略,可供參考:
1.使用信號引導需要支持的學生:教師應該隨時覺察學生的眼睛,使用搖頭、蹙眉或手勢等信號,指引學生回到原來的工作。2.當信號無效時,使用身體的接近;教師只要走近學生的身旁,通常就能重振學生的工作興趣...
個別化訓導計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別化訓導計畫」是教師基於對自己擔任教師任務的信念、價值觀、自己的人格特質,而建立或設計適合教室的訓導計畫。教師可能不喜歡任何一種訓導模式,或嘗試過許多種訓導模式,但是沒有一種訓導模式對他的教室合適,可以使他成功地處理其學生的各種行為,建立良好的教室紀律;或者沒有一種訓導模式適合他的價值觀、信念、人格特質或教室情境。因此教師必須設計或創造屬於自己的訓導模式,規劃適合自己的訓導計畫,此謂之個別化訓導計畫。
  一項個別化訓導計畫建立於教師自己的理論基礎上,指行為,知道在偏差行為發生之前,如何表現他的獨特作風。如此教師可以揭開偏差行為的奧祕,了解偏差行為的原因,排除偏差行為的因素,...
創造性訓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創造性訓導」的主要目標是提供給教師一些方法,幫助教師解決失控學生的問題行為。其主要概念是當一個違規性學生面對教師的反應時,可能展開努力發展一種新的行為模式。另一處理概念強調教師的改變和學生的改變之間的差異;除非學生願意嘗試新的行為以改進他與教師或班級的關係,否則教師應負改變學生行為的責任。
  教師可以採取兩項不同的步驟:第一幫助本身的成長,自己發展出更有選擇自由的方法,使自己更有力;第二是設計教師與學生之間交互作用的新模式,減少師生之間的緊張氣氛。當教師採取某些策略時,教師應該平心靜氣,使自己的緊張情緒放到最低的程度。
  創造性訓導的策略包含兩方面,一為了解班級交...
利斯特訓導方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斯特訓導方法」是一套在職教師教育課程;認為可以用最少的行動獲得並維持有效的班級訓導的哲學。此方法有五個步驟或選擇,每一步驟的第一個字母集合起來,成為「利斯特」(LEAST),因而得名。
  此法含於[利斯特教室訓練法](The LEAST Approach to Classroom Discipline)和[便利者指引](Facilitator's Guide)二本小冊中,其五個步驟如下:
  1.別管事情(Leave things alone):別管事情,因為沒有問題可能發生;
  2.間接地終止行動(End the action indirectly)...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引領。如:「引導」、「導向」、「教導」、「指導」、「導航」、「嚮導」。
啟發。如:「開導」。
傳送、接通的。如:「導電」、「導管」、「導火線」。
有開啟、引領作用的。如:「導言」、「導論」。
導師:在一個班級中,指導學生讀書和做人處事的老師。
導演:指導電影拍攝或排演戲劇的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導、教誨。如:「教訓」、「訓示」、「訓誨」、「訓斥」、「訓勉」。
可遵循的言語。如:「古訓」、「庭訓」、「校訓」、「家訓」、「不足為訓」。
解釋文字的意義。如:「訓詁」。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