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語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言學中研究語詞意義的一門學科。其課題包括聲音和意義的關係、詞義構成的因素、詞義演變的規律以及同音詞、同義詞、反義詞、多義詞等。也稱為「詞義學」。
隱含語意索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隱含語意索引(latent semantic indexing,簡稱LSI),又稱潛在語意分析(latent semantic analysis,簡稱LSA),是以向量空間模型(vector space model)為基礎,透過奇異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簡稱SVD)與維度約化(dimension reduction)進行語意關聯模型建構的方法,圖 1為其示意圖。此技術能捕捉詞彙間隱含的語意關聯,形成由概念所構成的語意空間(semantic space),進而解決傳統向量空間模型中假設向量維度(即詞彙)彼此獨立而無相關性的缺點。簡單來說,隱含語意索...
Furnas, G. W., Deerwester, S., Dumais, S. T., Landauer, T. K., Harshman, R. A., Streeter, L. A., & Lochbaum, K. E. (1988). Information retrieval using a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model of latent semantic structure. Proceedings of the 11th Annual International ACM SIGIR Conference on Research and ...
語意促發效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意促發效果是指呈現一個字(或詞)以後,緊跟著呈現另一個在語意上和第一個字有關的字(或詞)時,則第一個字的呈現將有助於閱讀者對第二個字的辨識與理解。此時,第一個字稱為促發項(primer item),而第二個字稱為目標項(target item)。例如,先呈現「方向」一詞為促發項,然後再呈現「東邊」一詞為目標項,則有助於受試者對「東邊」這一個詞的辨識。像這樣,將「方向-東邊」這一詞組中的促發項和目標項先後呈現給受試者,則由於「方向」一詞能促動與「方向」有關的語意網路的各節點(包括「東方」一詞),進入激發狀態,所以當目標項「東邊」一出現,受試者對「東邊」一詞的辨識便較容易,反應時間也較不是以...
語意資料庫技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於資料庫中的資料處理以語意的模式達成的技術稱之。
語意區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意區分是藉相對的形容詞之語意空間,評定個人對觀念或概念之情感的涵義。此法是由奧斯古德(C.E. Osgood, 1952, 1957)及哈佛達特(P.R. Hofstätter, 1957)共同發展出來,把一方面的概念系列分為階段,通常包括七級,但有伸縮性。再以因素分析發現情感的判斷。評定量尺為兩極方式,指正負兩極方向,集合若干人對一個概念的評定,以決定平均值。
  哈佛達特用以區分人格因素的概念,經認定的有三個,即積極的外向、消極的外向,和內向。奧斯古德則簡化量尺為三面:(1)評價面向(好-壞);(2)力量面向(強-弱);(3)活動面向(快-慢)。評定概念者可依個人的主觀決定...
標準語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些語言中一個名詞的標準解譯產生了該名詞的標準語意,亦即「意思」或含義。它通常利用語義函數將抽象語法中的一名詞對映到一些領域中的一點而得到。所謂領域就是該名詞型式的解譯。語意函數具備的環境是一函數將該名詞的自由變數對映到其意思。我們稱該領域點「表示」或「一名詞的意思是」。非標準的語義係由如抽象解譯等其他解譯而產生。
語意分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句子中每個實詞的詞意和句法結構,來導出並反映原輸入句子意義的某種形式化表示的過程。常用的句意表示形式有謂詞邏輯、語意網路、格框架和概念依存圖等。
閉合語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Herbrand的語意樹上中,指由其根節點至各樹葉節點的路徑上都有失效的節點存在者。
邏輯語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反映言談者與語言片段(如句子)中動態的語義關係。包含下列三種關係:
(1)言談者之間的關係(如傳訊、收訊等);
(2)言談者與語言片段中的實體關係(如未然、似真等);
(3)語言片段中各實體之間的關係及屬性(如施事、受事、否定、比較等)。
語意網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意網路是一種知識表達的模式,由點(vertex)與線(edge)構成一種網狀結構,點代表概念(concept)或詞彙(term),線代表點與點之間的語意關係。對於多數的讀者而言,WordNet應是最有名的一種語意網路,UMLS Semantic Network亦是知名語意網路。圖書資訊學討論的索引典,通常描述特定學科(或是主題)領域的知識架構,涵蓋等同關係、層級關係、聯想關係等三種詞彙關係,亦是一種知識表達的模式,當然可以應用語意網路以視覺化的方式展現索引典。語意網路的起源甚早,在1900年代初期就已萌芽,然而真正進入實際應用,卻是在電腦發明之後,研究者企圖應用電腦處理分析人類的語言文字時,...
Sowa, J. F. (1992). Semantic Networks. In Encyclopedia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hapiro, S. C., Ed., pp. 1493-1511). New York, NY: John Willy & Sons.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