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六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畫,文字創始之初,有圖畫文字的過渡,也就是。像形是圖畫文字的遺留與發展,也就是把符號所代語素意義或詞語意義所指涉的事物的視覺化形狀描畫出來的構形方法。視覺化圖形(肖像性 iconity),是像形的特徵。《說文解字》:「日,實也。太陽之精不虧。從囗一。像形。」「月,闕也。大陰之精。像形。」梁東漢《漢字的結構及其流變》稱「像形就是像實物之形,就是把客觀事物的形體描寫出來」,潘重規《中國文字學》稱「像形字是描畫具體的事物的形狀」,定義中的「實物」、「具體的事物」,只是指像形字的構意,不是指像形字所代表語素或詞語的意義。例如「大...
自出機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自成機杼注音︰ㄗˋ ㄔㄥˊ ㄐ| ㄓㄨˋ漢語拼音︰zì chéng jī zhù釋義︰猶「自出機杼」。見「自出機杼」條。 01.宋.劉子翬〈次韻茂園獨速歌〉詩:「自成機杼誰如君,悲歌乃有可憐色。」 參考詞語︰別出機杼注音︰ㄅ|ㄝˊ ㄔㄨ ㄐ| ㄓㄨˋ漢語拼音︰bié chū jī zhù釋義︰猶「自出機杼」。見「自出機杼」條。 01.宋.洪邁《容齋詩話.卷四》:「詩文當有所本,若用古人語意,別出機抒(杼),曲而暢之,自足以傳示來世。」 02.清.錢泳《履園叢話.卷一一.畫學.畫中人》:「侯雲松號青甫,……嘗畫〈松竹圖〉,壽余六十,較張雪鴻大令別出機杼。」
對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文中上下兩句,或一句中的兩個詞語,字數相等,句法相似,平仄相對的修辭法。可使文章形式工整、語意自然、意境幽遠。如唐.王之渙〈登鸛雀樓〉詩:「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以「白日」對「黃河」,「山」對「海」等,不僅字數相同,詞性亦皆相同。
融會貫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朱熹〈答姜叔權書〉其一(據《朱子文集.卷五二》引)如邵子又謂「心者,性之郛郭」,乃為近之,但其語意未免太麤。須知心是身之主宰,而性是心之道理,乃無病耳。所謂「識察此心,乃致知之切近者」,此說是也。然亦須知,所謂「識心」,非徒欲識此之精靈知覺也,乃欲識此心之義理精微耳。欲識其義理之精微,則固當以窮盡天下之理為期,但至於久熟而貫通焉,則不待一一窮之,而天下之理固已無一毫不盡矣。舉一而三反1>,聞一而知十2>,乃學者用功之深,窮理之熟,然後能融會貫通,以至於此。今先立定限,以為不必盡窮於事事物物之間,而直欲僥倖於「三反知十」之效,吾恐其莽鹵滅裂,而終不能有所發明也。 〔注解〕 (1) 舉一而三...
畫餅充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語意3 故事4 相似詞5 相反詞6 例句 出處 三國志˙卷二十二˙魏書˙盧毓傳》 語意 用來比喻用空想來作自我安慰,或者用來說明虛名是沒有實際用處的 故事 選拔官吏,一般是憑人推薦,而推薦者往往只推薦有名的人物,這些名人多數只重清談,不務實際,互相吹捧,因此魏明帝很不滿意。在選拔中書郎時,魏明帝就下令說:"這次選拔,要由盧毓來推薦。選拔的人不要只看名聲。名聲就像在地上畫個餅一樣,其實是不能吃的啊!" 相似詞 望梅止渴 相反...
重訊息處理腦部機制中從上而下的(top down)、同時的訊息提取。這種訊息的大量整合(例如知覺的、語意的、時間的、空間的等等)是個體在有意識回想先前經驗時所必要的。但是在大部分情況下,個體對於訊息的編碼(encode)或提取,顯示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是採取混合運用的。 參考文獻李素卿譯(2004)。認知心理學 Cognitive Psychology:A Student’s Handbook(Michael W.Eysenck、Mark T.Keane原著)。台北市:五南。陳億貞譯(2004)。普通心理學(Robert ...
浮生若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意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李太白全集》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游,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李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作,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2.語意人生好像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句中語意未完,讀時須停頓的地方。如:「句讀」。也作「逗」。
現象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象的觀照過程,使審美經驗「預備情緒」,繼而使審美對象形成。茵加登的美學對於後起的結構主義、符號學、語意學、分析哲學等,都發生過影響,是種系統論的科學方法,他突出了欣賞者參與藝術作品創造的能動作用,對後來的解釋學美學和接受美學也有重要影響。
想入非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非,為非想非非想處天的省略,為古印度宇宙觀中一種禪修者死後所生的世界。想入非非指思考能力已達玄妙超脫的境界。《官場現形記》第四七回:「施大哥好才情,真要算得想入非非的了。」後誤用以指不切實際的奇想或不正當的邪思妄想。如:「這個廣告語意曖昧,容易令人想入非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