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2.528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斥責。如:「身為長官的,應該愛護部屬,不要常常加以訶。」也作「訶叱」、「訶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斥責。《漢書.卷四八.賈誼傳》:「故其在大大何之域者,聞何則白冠氂纓,盤水加劍,造請室而請其罪耳。」也作「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四縣意為「最生氣」。例:考試个分數毋好無關係,作弊正係分先生盡个。(考試分數不好還沒關係,作弊才是讓老師最生氣的。)
2.海陸意為「很生氣、相當生氣」。例:分同學刁琢佢盡。(被同學捉弄讓他相當生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責咒罵。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祝盟》:「至如黃帝有祝邪之文,東方朔有罵鬼之書,於是後之咒,務於善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常生氣,為人的一種負面情緒。例:先生看起來當,歸班學生全無人敢講話。(老師看起來很生氣,全班學生都沒人敢說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忌諱。
罄竹難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清.昭槤《嘯亭雜錄.卷三.郭劉二疏》:「明珠一人,其智術足以彌縫過惡,又有余國柱奸謀附和,負恩之罪,罄竹難書。伏祈霆威,立加嚴,天下人情無不欣暢矣。」
模稜兩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唐書.卷九四.蘇味道列傳》蘇味道,趙州欒城人也。少與鄉人李嶠俱以文辭知名,時人謂之蘇、李。……嘗謂人曰:「處事不欲決斷明白,若有錯誤,必貽咎1>,但摸稜以持兩端可矣。」時人由是號為「蘇摸稜」。 〔注解〕 (1) 咎:因過失而受到的責備。
敝帚自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下令誅殺公孫述的妻子兒女,將他的首級傳送回洛陽,並且放縱士兵在城中燒殺虜掠。光武帝聽到這個消息,下詔責吳漢。當時吳漢的副將劉禹也對他說:「成都城裡的老弱婦孺數以萬計,一旦放任士兵縱火搶奪,後果將不堪設想,光是聽到就讓人鼻酸。在一般人家裡儘管是殘破不堪的掃帚,也會當作價值千金的寶物來珍惜!何況他們都是我大漢的子民,你怎麼忍心這麼做?古籍中也記載:春秋時人秦西巴,因為不忍心看母鹿傷心,於是偷偷放走主人獵得的小鹿,結果主人知道後很生氣的把他趕走;戰國魏將樂羊攻打中山國時,正好他的兒子在中山國,中山國君就殺了他兒子並做成肉羹送給他,為了向魏文侯表示自己的忠心,他吃下肉羹。由這二個故事來看,誰比較仁慈...
居心叵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心懷叵測注音︰ㄒ|ㄣ ㄏㄨㄞˊ ㄆㄛˇ ㄘㄜˋ漢語拼音︰xīn huái pǒ cè釋義︰猶「居心叵測」。見「居心叵測」條。 01.《三國演義.第五七回》:「曹操心懷叵測,叔父若往,恐遭其害。」 02.《醒世恆言.卷二四.隋煬帝逸遊召》:「卻有第二子晉王廣,……卻只是心懷叵測,陰賊刻深,好鉤索人情深淺,又能為矯情忍詬之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