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71.87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傾向。如:「近來東歐政情有向民主邁進的向。」
2.炎附勢。《舊五代史.卷六十三.唐書.張全義傳》:「向者皆由徑以希恩寵,全義不改素履,盡誠而已。」
大勢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整個局勢發展的向。如:「世界各民主國家都在實行民主政治、自由經濟,這是大勢所。」清.康有為《大同書.乙部.第二章》:「大勢所已見,合同之運以至,其始似甚難,其終必斷至於大同焉。」
避衝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避衝突也是心理衝突之一;這是指在個體的生活空間裡,一個目標同時具有使人近和避開的力量,以致使人陷入心理衝突之中,想要它又怕受害,想近又想逃避,如吸煙者既愛享受吸煙的樂趣,又擔心得肺癌;又如學生既不喜讀書,卻又想有高學歷。
  這種衝突往往使人陷入左右為難的困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能疲(又稱“熵”)被用來計算系統中亂度。當能疲增加,系統中可被利用的能量將減少。能疲的觀念乃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能量在由一種形式轉換為另一種形式之過程中,有些能量會形成不具潛能之熱形式。進一步引申:凡具秩序性之組織,會朝向混亂而變化,有秩序性之組織較無秩序者具潛能,而此能量則漸變成分散性,不具做功之能力。在不可逆的反應過程中能疲將會增加,諸如冷熱空氣自發性地混合、煤的燃燒。然生命現象在抗拒熱力學第二定律,亦即減少能疲,而增進生命組織的秩序。
利避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向有利的一面而避開禍害。漢.霍諝〈奏記大將軍梁商〉:「至于利避害,畏死樂生,亦復均也。」《明史.卷二一○.徐學詩傳》:「而精悍警敏,揣摩巧中,足以利避害,彌縫缺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承附隨。《宋史.卷三四七.李昭󿻽傳》:「與今之人友,或附而陷於禍,吾寧與十者友,久益有味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步,徐步。,疾步。步指行走。《莊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夫子馳亦馳,夫子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後矣。」
2.引申為追隨。《聊齋志異.卷五.封三娘》:「方隨喜間,一女子步相從,屢望顏色,似欲有言。」
行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為與志趣相投合。《淮南子.說山》:「行合同,千里相從;行不合,不同,對門不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隨時勢而轉移。《淮南子.原道》:「禹之時也,履遺而弗取,冠挂而弗顧,非爭其先也。」
2.追求時尚、趕時髦。《文明小史》第二十八回:「愚兄別的不肯時,只這吸煙,雖說因病,也要算是時的了。」
光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往光源方向生長,或某些昆蟲、魚類奔向有光之處的習性。也稱為「慕光性」。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