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205.50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阿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逢迎諂媚,巴結他人。《儒林外史》第一○回:「晚生只是個直言,並不肯阿諛奉,所以這些當道大人,俱蒙相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迎合人意而行。《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飲了半日酒,止得一個太守在面前唯喏承,心中雖是喜歡,覺得沒些韻味。」清.洪昇《長生殿》第十三齣:「滿朝文武,誰不承!」
舍指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的去就行止。《淮南子.原道》:「凡人中壽七十歲,然而舍指湊,日以月悔也,以至於死。」
制度同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制度同型理論
其所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投其所好」。見「投其所好」條。01.宋.陳亮《陳亮集.卷一三.史傳序.英豪錄序》:「昔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不得,則以五百金買其骨焉。不踰期,而千里馬至者三。何則?其所好,人之情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進退。《淮南子.齊俗》:「舍行義,亦人之所棲宿也。」《漢書.卷六十四下.王襃傳》:「所任賢,則舍省而功施普。」
2.取捨。《韓非子.解老》:「人無愚智,莫不有舍。」
附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炎附勢」。見「炎附勢」條。01.宋.尹洙〈隨州聞劉易入終南山〉詩:「附勢權徒擾擾,生歌死哭何匆匆。」 趨炎附灶"> 
民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民心意的傾向。如:「施政當以民心向做參考,否則容易背離民意。」
隨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隨聲附和」。見「隨聲附和」條。01.宋.孔煒〈文安謚議〉:「其學務窮本原,不為章句訓詁;其持論雄傑卓立,不苟隨聲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功名利祿競相奔走鑽營。《宋史.卷二九六.呂祐之傳》:「祐之純謹長者,不喜競。」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