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9.06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禍起蕭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禍起蕭牆」。見「禍起蕭牆」條。 01.《封神演義.第三五回》:「豈知禍生蕭牆,元旦災來,反了股肱重臣,追之不及。」 02.明.沈鯨《雙珠記.第四四齣》:「我爹爹被人誣陷呵,狐媚妄侵,鵰喙交攻,驀地禍生蕭牆。」
大義滅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導致國內不安。州吁的親信石厚就去問他的父親石碏,要怎麼做才能安定民心、鞏固王位。石碏曾經是衛桓公的重臣,很受到人民的尊敬,當石厚來請教的時候,他說:「只有覲見周天子才能安定君位。」石厚又問:「如何才能覲見天子呢?」石碏說:「陳桓公正受到周天子的寵信,而現在陳國和衛國的關係非常和睦,因此如果去拜訪陳國的國君,請他向周天子請示,必定可以得見。」於是石厚就跟隨著州吁到陳國。這時石碏暗中派人告訴陳桓公:「衛國領土狹小,而我已經年老了,不能有所作為。州吁和石厚就是殺了我國國君的人,請你們趁這個機會處置他們。」陳國人就把他們抓起來,請衛國人親自來處置二人。衛國派右宰醜在濮縣把州吁殺了。至於石厚,大家認為...
聲名狼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曰『繆』」。後通作「穆」。);秦昭襄王殺白起;楚平王殺伍奢;吳王夫差殺伍子胥。這四個國君,都犯了錯殺重臣的過錯,而遭到天下人的非議,被視為昏君,因此『籍於諸侯』。請好好考慮,千萬別濫殺忠良!」但是使者知道胡亥的心意,所以還是把蒙毅殺了。司馬貞看了《史記》,對「籍於諸侯」作了註解:「惡聲狼籍,布於諸國。」就是說那些昏君濫殺忠臣的惡名,遍布各國。後來「聲名狼藉」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名聲非常惡劣。主於「狼藉」一詞,見於《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列傳.淳于髡》:「日暮酒闌,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錯,杯盤狼藉。」《通俗編.獸畜》引唐.蘇鶚《蘇氏演義》:「狼藉草而臥,去則滅亂;故凡物之縱橫散...
諸葛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割據一方的政權中大權獨攬十餘年,但是既不斂財,也不謀任何私利或名位,一直只以興複漢室為任。另一位托孤重臣李嚴曾寫信給諸葛亮,希望他受賜九錫,但諸葛亮拒絕,表示不能為漢室收復中原就不算有功。諸葛亮曾上表說自己沒有多餘財產,只有八百株桑樹、十五頃田地,而自己穿的都是朝廷給的,就算兒子都是自給自足,自己沒有一點多餘的財產。果然,諸葛亮直至死也是如此,甚至在臨死前,也吩咐下葬時挖一個洞,只要棺木能放進去便夠,自己則只須穿平常的服裝,不須其他配葬物。諸葛亮死後三十年,他的長子諸葛瞻、長孫諸葛尚一起在保衛國家的戰爭中戰死沙場。  諸...
不識時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遷:晉升。 (3) 侍中:職官名。漢以為加官,分掌乘輿服物,侍於君王左右,與聞朝政,為皇帝親信重臣。 (4) 逡巡不荅:退卻徘徊,不作回答。荅,同「答」。逡,音ㄑㄩㄣ。
處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懲罰。《漢書.卷八六.師丹傳》:「知丹社稷重臣,議罪處罰,國之所慎。」
聲名狼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曰『繆』」。後通作「穆」。);秦昭襄王殺白起;楚平王殺伍奢;吳王夫差殺伍子胥。這四個國君,都犯了錯殺重臣的過錯,而遭到天下人的非議,被視為昏君,因此『籍於諸侯』。請好好考慮,千萬別濫殺忠良!」但是使者知道胡亥的心意,所以還是把蒙毅殺了。司馬貞看了《史記》,對「籍於諸侯」作了註解:「惡聲狼籍,布於諸國。」就是說那些昏君濫殺忠臣的惡名,遍布各國。後來「聲名狼藉」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名聲非常惡劣。主於「狼藉」一詞,見於《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列傳.淳于髡》:「日暮酒闌,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錯,杯盤狼藉。」《通俗編.獸畜》引唐.蘇鶚《蘇氏演義》:「狼藉草而臥,去則滅亂;故凡物之縱橫散...
麟角鳳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職官名。秦置五人,往來殿內東廂奏事。漢以為加官,分掌乘輿服物,侍於君王左右,與聞朝政,為皇帝親信重臣。魏晉以後為門下省的長官,到元代時廢除。 (3) 桓公:桓溫(西元312∼378),字元子,晉龍亢人。初拜駙馬都尉,定蜀,攻前秦,因破姚襄有功,官至大司馬。與前燕慕容垂戰於枋頭,大敗而還。後廢帝奕,立簡文帝,陰謀篡奪,威勢顯赫,旋以疾卒。 (4) 大奴:指王劭。或謂王劭小字。 (5) 鳳毛:鳳凰的羽毛。 2、「麟角」:三國魏.蔣濟〈萬機論〉(據《太平御覽.卷四九六.諺下》引)學者如牛毛1>,成者如鱗角2>。 〔注解〕 (1) 牛毛:牛身上的毛,比喻極多。 (2) 鱗角:當作「麟角」...
冬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時八節之一,故屬於第一類。 冬至神由於台灣人視冬至為大節,故民間塑造冬至神的樣貌,自然選擇為如朝廷重臣的樣貌,冬至神便是手持笏板,氣勢穩重之文官像。 與『冬至』有關的俗諺「冬至天晴無日色,來年定喟太平歌」:冬至日,若非晴而陰,來年推測是太平。「冬節在月頭,要寒在年兜;冬節在中央,無雪閣無霜;冬節在月尾,要寒正二月。」:冬至如在月初,推測年底會很寒冷;冬至如在月中旬,推測當年冬天很少有霜雪;冬至要是月底,推測必須過了農曆過年後天氣才轉冷。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冬至英文關鍵字:the Winter Solstice 參考文獻...
張愛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848-1903年)是清末名臣,河北豐潤人;祖母李菊耦(1866-1916年)是晚清洋務派領袖、朝廷重臣李鴻章的長女。父親張志沂(1896——1953)是典型的遺少,母親黃素瓊(1893-1957年)則是長江水師提督黃翼升的孫女,較為歐化[3]。張愛玲只有一個弟弟張子靜(1921年12月11日-1997年10月12日),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先任職於銀行,後來擔任上海郊區中學英文教師。1922年,張愛玲2歲時,張志沂任天津津浦鐵路局英文秘書,全家搬家到天津32號路61號大宅[4]。1924年,4歲的張愛玲進入私塾學習。同年,張...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