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2.447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期受到束縛。《宋史.卷四三四.儒林傳四.蔡幼學傳》:「時正學久,士專於聲律度數,其學支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體套上枷鎖。古代一種刑罰。宋.高承《事物紀原.卷一○.身》:「今以盤枷其身,謂之身。」《舊唐書.卷一五.憲宗本紀下》:「事發,頔與男季友素服待罪。貶頔恩王傅。于敏長流雷州,身發遣。」
白曲斑夜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前翅長約 18-19mm,頭部與體軀,前翅;後翅。外觀近似雲斑鎂夜蛾(Macdunnoughia crassisigna ),
紅花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殼體呈扁餅形的側面觀,前端大於後端,拱起,背緣爲大圓弧形,腹緣彎入,前、後緣爲圓弧形,殼表粗糙,覆有疏稀的麻細孔。殼體爲扁餅形的側面觀,拱起,前端稍大於後端。背緣爲大圓弧形,最高點位於中央子午線的稍前方。腹緣彎入,前、後兩端呈圓弧形與前、後兩緣相接。前緣的弧形比後方圓弧稍大,並稍有突出。殼表粗糙,常覆有疏稀的麻孔。
噤若寒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蟬嘶於夏秋,不久即死。古人不察,以為蟬到寒天,不能發聲,乃以噤若寒蟬形容不敢作聲。語本《後漢書.卷六七.黨傳.杜密傳》:「劉勝位為大夫,見禮上賓,而知善不薦,聞惡無言,隱情惜己,自同寒蟬,此罪人也。」如:「自從被上司數落之後,他便噤若寒蟬,再也不敢發表意見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所有、一切。《後漢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諸以前妖惡禁者,一皆蠲除之,以明棄咎之路。」《明史.卷二.太祖本紀》:「諸遭亂為人奴隸者復為民。」
如出一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夫之《讀通鑑論.卷二一.唐中宗》:「天下乃箝口絕筆,以成乎同惡相扇之勢,此唐、宋之所以亡,與漢末黨之禍若出一轍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代批字或簽字於文書後面,表示許可。《後漢書.卷六七.黨傳.序》:「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陽宗資主畫諾。」《南史.卷四三.齊高帝諸子傳下.江夏王鋒傳》:「五歲,高帝使學鳳尾諾,一學即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低劣的、不廉潔的。如:「貪官汙吏」。《書經.胤征》:「舊染汙俗,咸與惟新。」《後漢書.卷六七.黨傳.范滂傳》:「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汙,望風解印綬去。」
水泄不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送身,賞金千斤,封邑萬戶。隱藏之者,法有常刑。先斬一身,然誅九族。所由寬縱,解任科徵,盡日奏聞。固()身送上。」敕1>既行下,水楔2>(泄)不通,州縣相知,牓標道路3>。村坊搜括,誰敢隱藏;競擬追收,以貪重賞。 〔注解〕 (1) 敕:音ㄔˋ,帝王的詔書。 (2) 水楔:水的排放。楔,音ㄒ|ㄝˋ,通「泄」。 (3) 牓標道路:在道路二旁書寫或張貼告示。牓,通「榜」。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