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5.0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樂名。〔見大〕
華如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時光像馬飛馳般,消逝不再。《群音類選.卷一七.官腔類.紅葉記.御溝得葉》:「玉輦何年來帝子,更淹淹蹉跎歲時,看過眼華如駛,長日伴飛絮游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曲名。相傳舜所制的大型樂舞曲。也稱為「箾」、「大」、「九」,亦簡稱「」。《尚書.益稷》:「簫九成,鳳凰來儀。」清.陳奕禧〈虞帝陵〉詩:「饗堂合樂處,彷佛奏《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位於河南省澠池縣的小村落。民國十年左右瑞典考古學者安德生(Anderson)曾在此發掘古代傅彩陶器及石器等,經考證為新石器時代的遺物,因指其物所屬的時期為新石器時代的一期,即命名為「仰期」。凡歷史文化與此時期具有相同特徵者,稱為「仰文化」。
朱大(1517-1577)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朱大,明代藏書家。字象玄,號文石,華亭人(今上海市)。生於正德12年。嘉靖26年(1547)進士,官翰林院庶吉士、檢討,改南京國子監司業,不久,辭官歸里。性好藏書,尤酷愛宋版,於家建橫經閣為藏書之所。嘗訪得吳門故家有宋版袁宏〔後漢紀〕,係陸放翁(游)、謝疊山(枋得)、劉須溪(辰翁)等手評,且飾以古錦玉簽,百計索購之不得,遂以一美婢易之,始得。婢臨行時,題詩於壁云:「無端割愛出深閨,猶勝前人換馬時,他日相逢莫惆悵,春風吹盡道旁枝。」大觀之,甚感嘆惋,亦無可奈何。萬曆5年,卒於家。身後藏書逐漸散佚,部分為孫克宏所得。著有〔橫經閣收藏書籍記〕、〔經術堂集〕等。其藏書印記有「朱文石氏」、「朱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邊字孝先,東漢陳留浚餘人。未仕時,以文名,辯才敏捷,教授五經,有弟子數百人。桓帝時,為臨潁侯相,徵拜大中大夫,著作東觀;再遷北地太守,入拜尚書令,後為陳相,卒於官。尊崇周、孔,堅持儒家立場,曾說過「寐與周公通夢 ,靜與孔子同意」。其時桓帝崇信浮圖、老子,於延熹八年(165)兩次派遣官員到苦縣祭祀老子,次年又「祠黃、老於濯龍宮」,認為其目的是「存神養性 ,意在凌雲」,為了長生成仙,無可取。他批評老子「勞不定國,功不加民」,對國家及民眾無益,又說老子「所以見隆崇於今,為時人所享祀,乃昔日逃祿處微,損之又損之餘胙也」。視老子為人祭祀是對隱居生活的一種報償,在當時有獨到之處。
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樂名。又稱《九招》、《簫》、《箾》、《虞》。傳說此舞作於舜時代。編舞者有兩人之名字被提及,其一為舜時代之樂官夔,另一人是樂官質。《大》之音樂:樂器演奏係〈姑洗〉(F#調),演唱用〈南呂〉(B調)。傳說此舞之創作,主要目的為歌頌舜成功的遵循堯之治國理念而施政。此舞在周朝(西元前11世紀∼西元前256)時,用以祭祀日、月、星辰及先師、祖先等。也被列為貴族子弟必須學習的樂舞之一。也是被儒家學者孔子(西元前551∼西元前479)、吳季札等譽為典範的《文舞》。因為舜之名號稱為有虞氏,故《》又稱《虞》。
《周禮》、《尚書.虞夏書》、《呂氏春秋》、《論語》、《史記》、《春秋左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秀美麗。如:「她長得聰明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天。例:氣象報告講早﹝天光日﹞會落水﹝落雨﹞,出門愛記得帶遮仔。(氣象報告說明天會下雨,出門要記得帶雨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語絮絮不休。《儒林外史》第五三回:「因怕董老太刀,便說道:『恐怕他們換的不好,還是我自己去。』」《紅樓夢》第二四回:「賈芸聽他刀的不勘,便起身告辭。」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