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養育。《詩經.邶風.日月》:「父兮母兮,畜我不卒。」《孟子.梁惠王上》:「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養育、撫育。如:「鞠育」。《詩經.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養育、保護。如:「撫養」、「撫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養育。《戰國策.齊策六》:「乃布令求百姓之饑寒者收穀之。」三國魏.曹植〈賞罰令〉:「穀千駑馬,不如養一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8.疑問詞。表示疑問的語氣。[例]你可曾想過父母親養育我們的辛勞?
風雨飄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雨飄搖」原作「風雨漂搖」。《詩經》是一部詩歌總集,大抵收錄周初至春秋中葉的作品,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人民思想和情感。〈鴟鴞〉一詩為一隻母鳥訴說自己養育子女,築窩持家的辛勞與艱苦。全詩共四段,前三段敘述孩子被貓頭鷹抓走,以及自己為保全家園,費盡辛苦構築巢穴的過程。末段則用了「譙譙」、「翛翛」、「翹翹」、「嘵嘵」數個疊字,描寫母鳥竭盡心力後的憔悴與朝不保夕的驚恐。母鳥自訴:「為了築巢,我的羽毛變得散亂枯焦,尾巴殘破得像是枯黃的稻草。但那窩巢在又高又危險的樹梢,被風雨吹打得搖搖晃晃,我內心無比恐懼,卻只能無助的哀叫。」此詩或有所寄託,今日已不可確知。後來「風雨飄搖」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
克勤克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既能勤勞又能節儉。語本《書經.大禹謨》。
是求得對家庭和社會有所貢獻,若不能達成這個心願,會意志消沉,變得消極。中心任務: 創造力正面後果: 養育兒童或幫助下一代自我品質: 關心重要關係: 工作場所 - 社區 & 家庭.... 成人晚期(60歲-去世)社會心理危機:自我完善對失望即對自己一生的經歷做檢視與統整。如果細數一生都能感到滿意,還值得回味,便能平心靜氣地歡度餘年,反之則會滿懷失望和空虛的心情,平添悔恨。中心任務: 反省正面後果: 對一生感到滿意自我品質: 智慧重要關係: 人類 參考資料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臺灣東華。張春興(...
幼兒行為改變技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行為改變技術原理與運用1.1 行為改變技術的特性1.2 行為改變技術的理論類型1.3 增進個體良好行為的行為改變技術1.4 消除個體不適當行為的行為改變技術1.5 認知行為改變技術 行為改變技術原理與運用行為改變技術是行為原理在許多人類情境的運用(包含兒童養育、教育、輔導、心理治療、企業管理、社會工作等情境),相信所有行為都可由學習得來。行為改變技術的功效,積極而言,可增進個體良好行為;消極而言,能消除個體之不適當行為。茲就其特性、理論類型、及其原理與應用,分別敘述如下,並多舉事例說明理論與實際之關聯。 行為改變...
慈烏反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烏鴉雛鳥長大後,知銜食哺養母鳥。比喻子女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孤本元明雜劇.薛苞認母.第二折》:「常言道馬有垂韁,犬有那展草,踹踏街心,慈烏反哺。」也作「慈烏返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