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5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養育。《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往後來倆姑奶奶再都抱了娃子,那個不用幾尺粗布呢?」
孤苦伶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孤苦伶仃 」原作「零丁孤苦」,見於晉.李密〈陳情表〉。李密的父親早亡,母親又被舅舅逼迫改嫁,由祖母養育而成,故李密事奉祖母極為孝順。晉武帝時,朝廷徵召他出任官職,但李密認為祖母年事已高,不可無人奉養,故上〈陳情表〉婉辭,文中言辭哀切懇摯,武帝大為感動,於是賜予祖孫二人奴婢與食米,使他得以終養祖母。〈陳情表〉中有一段說道:「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意思是說:我小時候體弱多病,一直到九歲都還沒辦法自己走路,就這樣孤單困苦地成長。文中「零丁」是個聯綿詞,為孤單沒有依靠的樣子,亦可作「伶仃」或「伶丁」,後來「孤苦伶仃」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孤單貧苦,無依無助。
負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所承擔的責任。[例]一個人要養育這群小孩,的確是很沉重的負擔。
培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在適宜的環境中培植養育。[例]培養細菌、培養新品種
包比(J._Bowlby)的依附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些猴子在柔軟衣物人偶在附近時也較為積極探索周遭,似乎此人偶為牠們提供了一種安全感。目錄1 孩童對養育者的依附1.1 陌生情境(strange situation)2 依附類型2.1 安全依附型(Secure attachment)2.2 焦慮矛盾型(Anxious-ambivalent)2.3 逃避型(Anxious-avoidant)2.4 紊亂型(Disorganized attachment)3 成人在戀愛關係中的依附 孩童對養育者的依附...
引狼入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齋志異.卷五.黎氏》中,更是具體地敘述了一個「引狼入室」故事。有個名叫謝中條的人喪妻,遺有二子一女,養育甚辛苦,後來他遇到一個美麗女子,雖然對她不甚了解,卻因貪圖美色,便娶她續絃,有天他因公事外出,回家之時,看到一頭大狼衝門而出,將他嚇得要死,進屋一看,發現子女都已被吃掉,他才明白那個美女原來是狼妖。故事末,作者藉異史氏之口評論這件事,說:「士則無行,報亦慘矣。再娶者,皆引狼入室耳;況將於野合逃竄中求賢婦哉!」意思是說,一個人如果沒有品行,任意續絃,都是引狼入室、自招禍患的行為。
野心勃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敖氏滅亡。更舉俗諺說:「狼子野心。」豺狼與生俱來的獸性,雖從小訓練仍難以馴服,越椒就是隻狼,怎麼可以養育他呢!後來「野心」則引申為對名利權勢的非分用心,如《淮南子.主術》:「故有野心者,不可借便勢;有愚質者,不可與利器。」「勃勃」見於《淮南子.時則》,文章中提及政令法度應配合天地四時,順天而行。法令制度的運行,要權衡輕重緩急,恰當的平衡人民收入,以接濟窮困的人,如此一來,政情必是「勃勃揚揚」,旺盛清和,仁德施行,萬物生長茂盛、五穀豐饒,國家昌盛富足。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野心勃勃」,用來形容狂妄非分之心或企圖。
體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親身體驗和領會。[例]人們總是到了自己養育子女時,才能體會為人父母的辛勞。
春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天和煦的陽光。比喻慈母的養育之恩。[例]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遊子吟〉)
枉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白費、空費。[例]為人子女要知道上進,才不枉費父母養育的苦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