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87.503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者善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善於馬者反而易於墜馬。語本《淮南子.原道》:「夫善游者溺,善者墮。各以其所好,反自為禍。」比喻對某一技巧愈熟悉,則愈容易大意疏忽而造成失敗。《聊齋志異.卷四.念秧》:「何意吳生所遇,即王子巽連天叫苦之人,不亦快哉!旨哉古言:『者善墮。』」
牆之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心存觀望,態度立場模稜兩可。參見「牆」條。清.江藩《國朝漢學師承記.卷八.顧炎武》:「故兩家之學,皆深入宋儒之室,但以漢學為不可廢耳。多牆之見,依違之言,豈真知灼見者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北朝時,有一僧名為阿專師,常來往於宴會、遊戲場所。後因故得罪人,被追捕而坐在牆上,等確定對方真要抓他時,才以杖擊牆升上數十仞避之。見《太平廣記.卷九一.阿專師》。後用以比喻對兩方面都討好,立場不明,態度模稜兩可。《醒世姻緣傳》第九九回:「知這兩家士官,不是決意造反,也還是牆觀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國南方的一種特殊建築。通常一樓臨街部分建成走廊,走廊上方即為二樓樓層,宛如二樓在一樓上,故稱為「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跨在兩張紙接合的中縫,如公文、信函或契約等的兩紙連接處。
士教育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士教育制度或稱武士(knight)教育制度,是一種中世紀歐洲上層及貴族階層的教育形式。「士」一詞係來自於法文中的「馬」(cheval),實際上,士也可以說是神性與獸性的合一體。
  士教育制度是逐漸演變而來的,大致始於九世紀後半期及十世紀初期,而在十二世紀十字軍(Crusades)東征時達於高峰,至十六世紀時衰微。士的興起與中世紀封建歐洲的戰亂有絕對關係;在封建社會中,為求安全,農民、工人及一般平民乃與當地貴族結合一起,以尋找保護,而貴族必須驍勇善戰,不以識字教育為其要務,而以成為士為榮耀。當時社會彌漫著比鬥的習氣,教會在目睹這些日爾曼民族發洩蠻性之餘,提出「上帝的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輕裝便捷的兵。唐.盧綸〈和張僕射塞下曲〉六首之三:「欲將輕逐,大雪滿弓刀。」《三國演義》第五十八回:「若遷延日久,操於河北立了營寨,難以退敵,不若乘今夜引輕劫野營。」
鶴揚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幾個人在一起談論自己的志向,有的想做揚州刺史,有的想發財,有的想鶴升天成仙。其中一人卻說:「腰纏十萬貫,鶴上揚州」,想集三者於一身。典出《殷芸小說.卷六.吳蜀人》。比喻做官、發財、成仙等富貴得意之事。宋.辛棄疾〈滿庭芳.西崦斜陽〉詞:「屈指人間得意,問誰是、鶴揚州。」也作「腰金鶴」。
盲人瞎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瞎子著瞎馬。比喻極為危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桓南郡與殷荊州語次,因共作了語。……次復作危語。桓曰:『矛頭淅米劍頭炊。』殷曰:『百歲老翁攀枯枝。』顧曰:『井上轆轤臥嬰兒。』殷有一參軍在座,云:『盲人瞎馬,夜半臨深池。』」也作「盲人瞎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乘馬的兵士。《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下》:「今國有眾軍,並多精勇,宜且罷輕車、士、材官、樓船士及軍假吏。」
1.機車的人。如:「機車士請戴安全帽。」
2.歐洲中世紀封建主階級中的最低階層。領有土地,為大封建主服兵軍役。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