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鼓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一、瑤族及苗、侗、壯、彝、水、佤等族共有的民間舞蹈。廣泛流傳在我國東南、中南和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中。因以銅鼓為祭祀舞蹈或自娛舞蹈伴奏而得名,現在已多為年節、慶典時必有的舞蹈。瑤族分支白褲瑤的《銅鼓舞》主要流傳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丹縣里湖、八圩等村寨。瑤語音譯為泊如。用於喪葬祭奠活動。傳說此風俗來源於古代瑤王在與敵軍作戰陣亡後,為迷惑對方和鼓舞士氣雷鼓作樂演變而來。白褲瑤視銅鼓為神物,不能隨意敲打。每年秋後舉行祭祀活動時將至少六至十面銅鼓排列懸掛於木架上,各由一名男子在銅鼓前敲打,而另有一人站於銅鼓後,持木桶不斷開、掩銅鼓鼓尾來變化銅鼓的音色。在懸掛成排銅鼓對面,設一只高約一公尺、直徑約零點...
鼓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維吾爾族民間舞蹈。流傳於新疆的伊犁、庫車、莎車、和田等維吾爾族聚居區。因用手鼓伴奏而得名。據傳,始於「巴克西」(維吾爾語,漢譯為巫師)活動。以前,巴克西為人驅邪治病,邊念咒語邊擊鼓,環繞病人起舞。後來,手鼓逐漸使用於更多的場合,現多為民間音樂,歌舞伴奏。該舞通常由女子獨舞和一名男子擊鼓伴奏共同表演。舞蹈情緒熱烈奔放,節奏急促,動作自由靈活。舞中的小腿步法和手勢變化尤為敏捷,常用動與靜、快與慢、大與小等對比鮮明的手法抒發情感。鼓手擊打方法靈活,富於變化。根據舞蹈的情節,舞者的動作,採用擬聲等方法擊打,使鼓點節奏、聲響與舞蹈融為一體。經驗豐富的表演者和鼓手,動作多有靈活的即興發揮,配合默契。...
鼓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德昂族民間舞蹈。流傳於雲南省保山地區德昂族聚居區。因跳鼓前,須將酒或水灌入鼓內以濕潤鼓身和鼓皮,以加強其共鳴,故稱《水鼓舞》。舞時,將鼓帶掛在脖子上,鼓置於身前,右手執鼓槌,左手用手指或手掌擊鼓。可由男子單獨跳《水鼓舞》,也可由眾婦女圍圓隨水鼓節奏拍手起舞,有鋩伴奏。最早用於祭祀,現節日集會、喜慶日子均跳此舞。
鼓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古代舞蹈。出土文物中多有此舞蹈形象。如1978年2月出土於河南省唐河縣湖陽公社新店的漢郁平大尹馮君孺人墓,墓中有樂舞畫像石五塊,其中有兩塊擊建鼓畫像石。石上中置建鼓,鼓面側置,上飾羽葆,鼓下又各置一丁寧,鼓旁各有一人,雙手各持鼓桴,一手擊鼓一手擊丁寧,另一石上中置建鼓,鼓旁兩人,雙手各執鼓桴,跨步張臂擊鼓作舞姿,舞蹈動作剛勁有力。再如,1970年9月出土於鄭州市新通橋的鄭州新通橋樂舞空心磚,磚上有一擊鼓歌舞圖。鼓兩側有兩人跪坐,相對作樂。左一人吹排簫、播鼓,右一人擊掌作歌。中置建鼓,鼓旁兩人、邊鼓邊舞。舞姿激昂熱烈。據《禮記.明堂位》記載,類似鼓式在夏商時即已出現。《建鼓舞》常由男子表演...
象腳鼓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傣族民間舞蹈。流傳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德宏、思茅、臨滄等各傣族聚居區。傣語叫《光里拉》、《光武杰》、《光拓》等,因形似象腳,現通稱《象腳鼓舞》。傣族每個村寨都有象腳鼓,而每個小伙子都會跳《象腳鼓舞》,三歲小孩就開始學跳,直至七、八十歲。相傳一千多年前,一位老人在河邊芒果樹下休息,風將芒果吹落水中,大的發出布的聲音,小的發出崩的聲音,回家後就模仿著做出了鼓來。又傳說一千多年前,當年領袖召麻粟杰數帶領四千人去來少猛尋找幸福,走到半路一個地方,有兩個老人對他們說:「不要去了,太遠了,我們三輩人都沒有去成」。他們就沒有去了,但那裡已可聽到來 少猛水果掉在水裡崩、崩之聲,大水打在石頭上棒、棒之聲,小...
鼓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民俗舞蹈。舞者在腰間繫上小鼓,兩手各持鼓槌,邊擊鼓,邊歌舞。
鼓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佤族民間舞蹈。流傳於雲南省西盟、滄源、孟連、雙江、耿馬、鎮康等縣佤族聚居區。木鼓是佤族崇拜之物,視為通天鼓、通神器,也是財富的象徵。過去每個村寨都設有專門的木鼓房,每年十二月都要製作木鼓,並視為全村寨最隆重的大事。木鼓製成後,要舉行上架儀式試敲木鼓,此時全村男女老少盛裝打扮,蜂擁而來,木鼓房前猶如鬧市,大家圍成圓圈,合著鼓點起舞。1958年前,有的佤族地區,還保留著砍頭祭的原始習俗,每年春播前和秋收前都要獵頭,獵到頭後,在木鼓房供奉十多日,這期間要在木鼓房前跳《迎頭舞》、《供頭舞》、《剽牛舞》等,以此祈求五穀豐登、山寨興旺。1958年後,取消了砍頭祭這一習俗,也解除了《木鼓舞》的神秘色彩...
烏孜別克手鼓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烏孜別克族民間舞蹈。流傳於新疆的伊寧、塔城、喀什、 城、莎車、烏魯木齊等烏孜別克族聚居處。《手鼓舞》是烏孜別克族最具特色的一種舞蹈,又是技巧性很強的一種表演性女子單人舞。表演時僅用一隻手鼓伴奏,但是其節奏、鼓點音色的變化卻異常豐富。激昂時如春雷鳴響;輕緩時似涓涓流水。鼓手伴奏者多為男子。舞時,擊鼓者依據表演者的情緒,動作的強弱快慢變化,以恰當的鼓點與舞者默契配合,使鼓與舞相得益彰。該舞一般是由慢轉快,快速中突然嘎然而止,然後再由慢速開始,舞的最後多為高難技巧或連續的行進旋轉結束。表演者柔軟的彎腰和波浪式的手臂動作、優美、輕盈;而技巧性的旋轉和各種節奏的踏地步法,又顯得矯健、豪爽。
非洲響弦鼓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蹈名。「響弦鼓」(snare drum)又稱「邊鼓」(side drum),或軍樂隊及管弦樂隊所稱的「小鼓」。用幾條腸衣、金屬線或纏金屬線的絲弦(響弦)繃在下面的鼓皮上。敲擊上面的鼓面時,振動通過空氣傳至下面的鼓皮,響弦與鼓皮共振,發出清脆、響亮的高調音響。非洲約路巴(Yoruba)族及「努配」(Nupe)族人在舞蹈,中也使用相似的鼓,當地稱「邊比」鼓〔參見Bembe〕,此鼓所配合的舞蹈學者稱「響弦鼓舞」(snare drum dances),因其鼓樂有別於其他鼓聲,舞蹈亦顯特殊性。其舞蹈流動較平順,有時會有快速的足部動作接在停頓或某舞姿之後,然後才是彎曲及旋轉。雙臂大多向前平行延伸,也會有...
《簡明大英百科全書》、《African Dance》.
黃泥鼓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瑤族民間舞蹈。流傳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金秀瑤族自治縣瑤族聚居地區。瑤語音譯為:尼網雍。瑤族自古崇拜盤瓠,每年秋收後都要舉行祭祀盤王的跳盤王活動。該舞是這一古老傳統祭祀活動中,祈求盤王賜福和娛神的重要祭祀性鼓舞。黃泥鼓(因鼓面大皮易軟,為使鼓聲響亮,演奏前要在鼓皮上抹滿以水和好的黃泥,放烈日下晾曬,待黃泥乾裂後即可在敲擊時獲響亮音響,因此而得名。)為瑤族打擊樂器長鼓中的母鼓,該鼓鼓身粗大、沉重、音響渾厚。宋代周去非《嶺外代答》中有:「銃鼓乃大腰鼓也,長六尺,以燕脂木為腔,熊皮為面,鼓不響鳴,以泥水塗面,即復響矣。」的記載。而為黃泥鼓合奏、舞蹈的公鼓,則為通常人們所識,鼓身纖細、輕巧、音色清脆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