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1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為虎作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前狀。此人速下樹,再架箭,而登樹覘之。少頃虎至,履弓箭發,其虎貫脅而死。其倀鬼良久卻回,見虎死,遂鼓舞而去也。■唐.戴孚《廣異記》(據《太平廣記.卷四二八.宣州兒》引)天寶末,宣州有小兒,其居近山。每至夜,恆見一鬼引虎逐己,如是已十數度。小兒謂父母云:「鬼引虎來則必死。世人云:『為虎所食,其鬼為倀。』我死,為倀必矣,若虎使我,則引來村中。村中宜設阱於要路以待,虎可得也。」後數日,果死於虎。久之,見夢於父云:「身已為倀,明日引虎來,宜於西偏速修一阱。」父乃與村人作阱。阱成之日,果得虎。
甘之如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清.朱彝尊〈提督浙江學政翰林院檢討顏君清德碑〉:「克循祖父忠孝之門風,入稟太夫人之訓。焚膏點筆靡間,晨暮席門甕牖。韋帶紃履之士,悉甄綜無遺才,飯糲茹藿,甘之如飴,士皆鼓舞自奮,而君斯瘁矣。」
春風化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時雨春風注音︰ㄕˊ ㄩˇ ㄔㄨㄣ ㄈㄥ漢語拼音︰shí yǔ chūn fēng釋義︰即「春風化雨」。見「春風化雨」條。 01.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中.訓蒙大意示教讀劉伯頌等》:「今教童子,必使趨向鼓舞,中心喜悅,則其進自不能已。譬之時雨春風,霑被卉木,莫不萌動發越,自然日長月化。」 02.清.袁枚〈再答尹公書〉:「倘節屆清明,此身與草木同茂,定當先詣平泉領略時雨春風,以捐除宿疾也。」
如火如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國語.吳語》載,春秋時,吳王夫差打敗了越國,之後,又出兵北征,想壓制國力最強的晉國,以成為霸主。越王句踐便趁機帶兵攻擊吳國,以報亡國之恨。吳王聽到這個消息,趕快召集大臣商量對策。王孫雒認為應該儘快爭取到霸主地位再回國,以鼓舞民心。吳王同意王孫雒的看法。當晚,軍士都先吃飽,馬匹也餵足糧草。到了半夜,士兵們穿好盔甲,拿起武器,勒住馬舌,也不點燈,只用煮飯剩餘的灶火照明。然後就擺開陣勢,以一百人為一行,形成百行共約一萬人的方陣。共有左軍、中軍、右軍三個方陣,合計約三萬人的陣勢。中軍的士兵一律穿白衣、白盔甲,拿白旗,使用白羽毛裝飾的箭,遠遠望去好像一片白色的花;左軍的士兵則一律穿紅衣、紅盔甲,拿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連續、繼續。《書經.益稷》:「乃賡載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漢.孔安國.傳:「賡,續。」唐.李白〈明堂賦〉:「千里鼓舞,百寮賡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鼓舞、勉勵。如:「勗勉」。漢.蔡琰〈悲憤詩〉:「託命於新人,竭心自勗厲。」
令人髮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莊子·盜跖》:“謁者入通,盜跖聞之大怒,目如明星,發上指冠。” 2.語譯形容使人憤慨到了極點,頭髮都豎了起來。 3.故事內容無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怒氣沖衝、怒不可遏、怒形於色 相反詞喜形於色、興高采烈、歡欣鼓舞 5.例句為了保險費謀殺太太的暴行,實在是令人髮指。
拍案叫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覺轟轟烈烈,做出驚天動地的事業來,功垂竹帛,世享榮華,成了一篇花團錦簇的話文,使人見之,一個個都懽忻鼓舞,快意舒懷,不禁拍案叫絕。
興高采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手舞足蹈,歡天喜地,歡欣鼓舞反義:灰心喪氣,沒精打采,長吁短嘆,悶悶不樂,意興闌珊,興味索然,鬱鬱寡歡辨似: 采,音ㄘㄞˇ。神色。在古代文獻中雖有作興高「彩」烈,但現在不宜寫作「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勸勉、鼓舞。如:「鼓勵」、「獎勵」。《國語.吳語》:「請王勵士,以奮其朋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