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562.495 ms
共 5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匿病不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鍼石5>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6>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居五日,桓公體痛,使人索7>扁鵲,已逃秦矣。桓侯遂死。故良醫之治病也,攻之於腠理,此皆爭之於小者也。夫事之禍福,亦有腠理之地,故曰:「聖人蚤從事焉。」 〔注解〕
(1) 扁鵲:姓秦,名越人,生卒年不詳,春秋戰國時名醫。唯《史記》所載扁鵲故事,則非一人,而以扁鵲為良醫的代稱。因居於盧國,故亦稱為「盧醫」。
(2) 蔡桓公:蔡國君主,生卒年不詳。蔡,國名。周代諸侯國之一。地約在今河南省新蔡、上蔡、汝南一帶。
(3) 腠理:肌肉的紋理,指皮膚。腠,音ㄘㄡˋ。
...
|
單絲不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歇後語)孤掌難鳴。一條絲紡不成線。比喻單獨一個人的力量不能成大事。《西遊記》第四四回:「行者暗自喜道:『我欲下去與他混一混,奈何單絲不線──孤掌難鳴。且回去照顧八戒、沙僧,一同來耍耍。』」也作「單絲不成線」。
|
風馳電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風馳電掣」之典源,提供參考。 《六韜.卷三.龍韜.王翼》武王問太公曰:「王者帥師,必有股肱羽翼,以成神威,為之奈何?」太公曰:「凡舉兵帥師,以將為命。命在通達,不守一術;因能授職,各取所長,隨時變化,以為綱紀。故將有股肱羽翼七十二人,以應天道。備數如法,審知命理,殊能異技,萬事畢矣。」武王曰:「請問其目。」太公曰:「腹心一人,主潛謀應卒,揆天消變,總攬計謀,保全民命。謀士五人,主圖安危,慮未萌,論行能,明賞罰,授官位,決嫌疑,定可否。……通糧四人,主度飲食、蓄積,通糧道,致五穀,令三軍不困乏。奮威四人,主擇材力,論兵革,風馳電掣,不知所由1>。 〔注解〕
(1) 不知所由:不知道...
|
下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極不高明的計策或辦法。《新唐書.卷一六六.杜佑傳》:「最下策為浪戰,不計地勢、不審攻守是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三回:「他又奈何我不得,所以出了這個下策。」
|
排山壓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山石壓雞蛋。比喻助長禍害的來臨。《晉書.卷九六.列女傳.杜有道妻嚴氏傳》:「何、鄧執權,必為玄害,亦由排山壓卵,以湯沃雪耳,奈何與之為親?」
|
竭水搏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竭澤而漁」之典源,提供參考。 #《呂氏春秋.孝行覽.義賞》1>昔晉文公將與楚人戰於城濮,召咎犯而問曰:「楚眾我寡,奈何而可?」咎犯對曰:「臣聞繁禮之君不足於文,繁戰之君不足於詐。君亦詐之而已。」文公以咎犯言告雍季。雍季2>曰:「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焚藪而田3>,豈不獲得?而明年無獸。詐偽之道,雖今偷可,後將無復4>,非長術也。」文公用咎犯之言,而敗楚人於城濮。反而為賞,雍季在上。左右諫曰:「城濮之功,咎犯之謀也。君用其言,而賞後其身,或者不可乎?」文公曰:「雍季之言,百世之利也;咎犯之言,一時之務也。焉有以一時之務先百世之利者乎?」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淮南...
|
一口箱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校遷陡,後考進廈門大學,廈大躲戰火而搬到長汀,先生仍需以校為家,一九四六年畢業後,一葦來台就職,奈何兩岸遽然隔絕,直到五十一年後,一九八九年,始得重返故鄉。先生從五十年代起參與《筆匯》、《文學評論》、《現代文學》等重要文學刊物編務,提攜後進,發掘有才之士不遺餘力,被文學界譽為「暗夜中的掌燈者」。在戲劇教育和劇運方面,一葦自三十五歲起先於藝專、政戰學校、中國文化學院藝研所和影劇系等校授課二十餘年,一九八二年,提前自台銀退休,全心全力投入國立藝術學院創校籌備志業,創辦戲劇學系,是首屆系主任兼教務長。先生獻身教育四十年,化...
|
風馳電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風馳電掣」之典源,提供參考。 《六韜.卷三.龍韜.王翼》武王問太公曰:「王者帥師,必有股肱羽翼,以成神威,為之奈何?」太公曰:「凡舉兵帥師,以將為命。命在通達,不守一術;因能授職,各取所長,隨時變化,以為綱紀。故將有股肱羽翼七十二人,以應天道。備數如法,審知命理,殊能異技,萬事畢矣。」武王曰:「請問其目。」太公曰:「腹心一人,主潛謀應卒,揆天消變,總攬計謀,保全民命。謀士五人,主圖安危,慮未萌,論行能,明賞罰,授官位,決嫌疑,定可否。……通糧四人,主度飲食、蓄積,通糧道,致五穀,令三軍不困乏。奮威四人,主擇材力,論兵革,風馳電掣,不知所由1>。 〔注解〕
(1) 不知所由:不知道...
|
出於一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隋文帝以子秦孝王俊有疾,馳召名醫許智藏,俊夢亡妃崔氏泣曰:「本來相迎,如聞許智藏將至,其人當必相苦,奈何!」明夜復夢,曰:「吾得計矣,當入靈府中以避之。」及智藏至,診俊脈,曰:「疾已入心,不可救也。」二奸鬼之害人,如出一轍。
|
詩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好吟成癖。唐.白居易〈閒吟〉詩:「唯有詩魔降未得,每逢風月一閒吟。」唐.李中〈落花〉詩:「殘紅引動詩魔,懷古牽情奈何?」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