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絲不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心大意、草草了事
黃粱一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生之適,亦如是矣。」 〔注解〕 (1) 黍:植物名,即今俗稱之黃米。一年生草本。葉細長而尖,有毛,平行脈。果實呈淡黃白色,帶黏性;宜於大暑時植於旱田。 (2) 榮適如志:如願獲得榮華富貴。 (3) 竅其兩端:兩頭有孔。竅,音ㄑ|ㄠˋ,孔。 (4) 俛首:低頭。俛,音ㄈㄨˇ。 (5) 清河崔氏:清河縣的崔姓世家。清河,唐朝縣名,故地在今河北省清河縣。崔氏,在唐代為豪門大姓。 (6) 釋褐秘校:授予掌管典籍或起草文書之官。釋褐,古時新進士必在太學行釋褐禮,脫去布衣服而換穿官服。後比喻做官或進士的及第授官。褐,音ㄏㄜˊ。 (7) 應制:即應詔,奉皇帝的詔命。 (8) 起居舍人...
有條不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經.盤庚上》非予自荒茲德,惟汝含德,不惕予一人。予若觀火,予亦拙謀作,乃逸。若網在綱1>,有條而不紊2>;若農服田3>,力穡4>乃亦有秋5>。汝克黜乃心,施實德于民,至于婚友,丕乃敢大言汝有積德。乃不畏戎毒于遠邇,惰農自安,不昏作勞,不服田畝,越其罔有黍稷。 〔注解〕 (1) 綱:維繫網的繩。 (2) 紊:音ㄨㄣˋ,雜亂、混亂。 (3) 服田:從事田畝工作。 (4) 力穡:努力耕種。穡,音ㄙㄜˋ。 (5) 秋:穀物成熟季節,即收成之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手心或腳掌因過度摩擦所生的厚皮。[例]他的雙手因長年做活而長滿了繭。
趨炎附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沈生於極端重視門第的晉朝,年輕時雖然很有文采,但出身寒門,還是無法打入上流社會,於是他寫了篇〈釋時論〉,以抒發鬱鬱不得志的心情。其中提到:在溫暖地方的人,都是喜歡熱的人。但能夠知道冶煉金屬的方法,只有掌爐漆炭的人。就像想要打入上流社會,出身是很重要的。出身卑賤的人,常常被人汙辱;出身尊貴的人,卻常得到榮耀。肉食的有錢人不斷出入於華廈,茶淡飯的窮人只能往來於田野。講求名利的人,向有勢力的人逢迎諂媚;而講求名聲的,卻因為錢財,而原形畢露。實在是很令人感嘆。後來「趨炎附勢」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依附權勢。
舉案齊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想驗證一下,夫君你是否真是我理想中的賢士。妾早就準備有勞作的服裝與用品。”說完,便將頭髮捲成髻,穿上布衣,架起織機,動手織布。樑鴻見狀,大喜,連忙走過去,對妻子說:“你才是我樑鴻的妻子!”他為妻子取名為孟光,字德曜,意思是她的仁德如同光芒般閃耀。後來他們一道去了霸陵(今西安市東北)山中,過起了隱居生活。在霸陵山深處,他們以耕織為業,或詠詩書,或彈琴自娛。不久,樑鴻為避徵召他入京的官吏,夫妻二人離開了齊魯,到了吳地(今江蘇境內)。樑鴻一家住在大族皋伯通家宅的廊下小屋中,靠給人舂米過活。每次歸家時,孟光備好食物,低頭不敢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的磨刀石。《詩經.大雅.公劉》:「取厲取鍛。」《史記.卷一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使河如帶,泰山若厲。」
沐猴而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沐猴,即獼猴。猴子學人戴上帽子,雖外表裝扮得像人,卻少了人的本質。比喻人徒具衣冠而不脫鄙本性。也用以譏諷人虛有其表,沒有才能而竊據名位。《史記.卷七.項羽本紀》:「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漢書.卷四五.蒯伍江息夫傳.伍被》:「夫蓼太子知略不世出,非常人也,以為漢廷公卿列侯皆如沐猴而冠耳。」也作「木猴而冠」、「沐猴衣冠」、「沐猴冠冕」。
吳下阿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手拍著呂蒙的背,讚賞著說:「我原本以為老弟只會帶兵打仗,今天一談,方才知道老弟學識英博,已非當日那個漢子吳下阿蒙了!」呂蒙一聽,立即說:「這就叫士別三日,應該刮目相待了!」後來「吳下阿蒙」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摘錄出來,比喻學識淺陋的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摘錄。《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紅樓夢》第四二回:「將市俗的話,撮其要,刪其繁,再加潤色比方出來。」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