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08.27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臣民對君王陳述意見的書。《宋史.卷三二七.王安石傳》:「安石議論高奇,……慨然有矯世變俗之志。於是上萬書。」
幣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贈禮豐厚,說話動聽,別有所圖。《晉書.卷九八.王敦傳》:「幣厚甘,古人所畏!」也作「幣重甘」。
氣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者的道德修養境界高,則在發、著述時,無論用詞長短或聲調高下,均能得宜。語本唐.韓愈〈答李翊書〉:「氣,水也;,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畢浮。氣之與猶是也,氣盛則之短長與聲之高下皆宜。」
握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執手談笑,極為歡洽。形容非常友好、親熱。也作「握手極歡」。
去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末劉表之子劉琦密請諸葛亮為他出主意,諸葛亮先不肯說,直到兩人上樓後,將梯子除去才開口。見《後漢書.卷七十四下.劉表傳》。後謂極機密的話為「去梯」。
柏恩斯坦的社會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柏恩斯坦是英國倫敦大學教育研究所的教授,是教育知識社會學的重要學者之一。他對教育知識分類(classification)和架構(framing)的概念分析以及課程研究,皆源於其社會語學的概念。他認為社會階層與語的使用有密切關係,不同社會階級會採用不同語模式,而此語模式又深受語律則(linguistic code)的規範。因此中產階級傾向採用形式語(formal language),較常用複雜文法結構傳達意思,精細選用形容詞、副詞來表達抽象而豐富的情感;而勞動階層家庭則傾向於公共語(public language),以簡單句、抽象層次較低的語彙及語句來表達意思和感情。上述這些語...
高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拘節制的暢談議論。宋.蘇軾〈荀卿論〉:「嘗讀孔子世家,觀其語文章,循循莫不有規矩,不敢放高論。」
碎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根據的話。如:「別理會這些閒碎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委婉的詞。《浮生六記.卷三.坎坷記愁》:「嚴君怒猶未息,兄宜仍往揚州,俟嚴君歸里,婉勸解,再當專札相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樹立精闢可傳的論、學說。《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雖久不廢。」《儒林外史》第一八回:「文章是代聖賢立,有的一定的規矩。」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