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盡所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暢所欲」。見「暢所欲」條。01.宋.黃庭堅〈與王周彥長書〉:「異日,將以我為知也。紙窮不能盡所欲,惟高明裁。」(源)02.宋.朱熹〈答范文叔書〉其二:「去歲相見不款,未得盡所欲,至今為恨耳。」
不讎,無德不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出的話一定會發生作用,做好事也一定有好報。《詩經.大雅.抑》:「無不讎,無德不報。」
之諄諄,聽之藐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白費脣舌,徒勞無功。參見「誨爾諄諄,聽我藐藐」條。明.無名氏《三化邯鄲》第二折:「之諄諄,聽之藐藐,良藥苦口,信有之矣。」
逆耳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中聽、不順耳的話,通常指忠告。《三國志.卷五三.吳書.張嚴程闞薛傳.張紘》:「而忠臣挾難進之術,吐逆耳之,其不合也,不亦宜乎!」晉.孫楚〈為石仲容與孫皓書〉:「夫治膏肓者,必進苦口之藥;決狐疑者,必告逆耳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首先提出意見。《三國志.卷一九.魏書.陳思王植傳》:「今之否隔,友于同憂,而臣獨倡者,竊不願於聖世使有不蒙施之物。」宋.程大昌《演繁露.卷六.佛牙》:「世人尊佛太甚,但有一人倡是佛,俗子萬眾擎跽畏敬,傾家以施,焚肌以禮,安有敢證其謬者。」
2.揚。《宋史.卷三六五.岳飛傳》:「俊疑飛漏,還朝,反倡飛逗遛不進。」《聊齋志異.卷四.田七郎》:「林兒意益肆,倡叢眾中,誣主人婦與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教示他人。如:「身為父母,教導子女要教、身教並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忠誠正直、用以規諫他人的話。《漢書.卷六七.梅福傳》:「若此,則天下之士發憤懣、吐忠,嘉謀日聞於上。」《三國演義》第一八回:「忠不入,吾輩必受殃矣!」
惑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詭詐的話迷惑群眾。如:「間諜最擅長以謠惑眾,煽動人心。」也作「訛惑眾」。
正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正直的論正面規勸。晉.皇甫謐《高士傳.卷中.王斗》:「寡人奉先君之宗廟,守社稷,聞先生直正諫不諱。」
之不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預先說明。如:「你之不預,何能要求人人稱你心意?」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