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常流行的一些口頭語,如諺語、格等。如:「常道:『冤家宜解不宜結。』」《元曲選.賺蒯通.第一折》:「常道:『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警世通.卷二.莊子休鼓盆成大道》:「至於生子生孫,就是下一輩事,十分周全不得了。常道得好:『兒孫自有兒孫福,莫與兒孫作馬牛。』」
位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位卑下而妄論高官所主的政事。比喻超越本分議論。《孟子.萬章下》:「位卑而高,罪也;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恥也。」宋.周煇《清波雜志》卷一:「今將告歸,不敢終默,位卑高,罪當萬死,惟陛下裁赦。」
分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分析是指二十世紀以來歐美哲學界形成的一種研究取向,強調以語分析方式探討哲學問題,並認為分析日常語(ordinary language)可幫助我們更清楚的掌握並理解哲學問題的性質。二十世紀初科學相當的進步,加以某些哲學家反省唯心論形上學的問題,有鑑於科學語與哲學用語之差異,使得哲學中語問題受到重視。哲學語尤其是形上學語被認為含混不清或出現使用錯誤之情形,劍橋學派(School of Cambridge)學者如穆爾(George Edward Moore, 1873~1958)、羅素(Bertrand Russell, 1872~1970)、維根史坦(Ludwig Wittge...
社會性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皮亞傑(J. Piaget)之見解,前運思期兒童(約從二歲至七歲)之記憶功能中,最重要的但出現最晚的為語。由於語的使用,兒童得以描述過去與未來的事件。前運思期所使用的語,兼負兩種顯著不同的功能:一為自我中心的或個人的功能(egocentric or private function),即自我中心語;另一為社會化的或公開的功能(socialized or public function),即社會性語
  社會化的或公開的功能係指語在於溝通交談者的意見。因此,兒童可與一個人或數個聽眾交談,一則可迎合聽眾能力,並解釋聽眾的疑惑;再則,兒童亦可聽取他們的看法,以修正自己的...
名不正,則不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論語.子路》:「名不正,則不順;不順,則事不成。」名義不正當則道理講不通。《儒林外史》第五回:「趙氏定要披麻戴孝,兩位舅爺斷然不肯道:『名不正,則不順。』」
舌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口才鋒利善辯。如:「他並非能善道的人,若要巧舌辯,還真是困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如何道說。《文選.曹丕.與吳質書》:「昔年疾疫,親故多離其災,徐陳應劉一時俱逝,痛可邪?」
2.值得說道之處。《文選.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若夫敷衽論心,商榷前藻,工拙之數,如有可。」
飛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飛語」同「蜚語」。「流飛語」即「流蜚語」。見「流蜚語」條。01.清.和邦額《夜譚隨錄.卷四.修鱗》:「流飛語,何足憑信!」
嘉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直美善而具說服力的論。《元史.卷一七四.張孔孫傳》:「及其立朝,讜嘉論,有可觀者,士論服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欺騙人的謊話。如:「你別想再用這些誑來騙人,我可不上當!」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