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7.513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虎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殘酷凶暴的人。《三國演義》第六六回:「父親奈何以萬金之,親蹈虎狼之穴。」
行屍視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行屍走肉」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行屍走肉」原作「行尸走肉」。「行屍」是指會走動的屍體。「走肉」是會走動而沒有靈魂的體。所以「行屍走肉」是指光有殼而沒有靈魂,徒具形骸而毫無生氣的人。在晉.王嘉的《拾遺記》中,提到東漢有個名叫任末的人,勤奮好學,各方面都學習,沒有固定的老師,出外求學也不辭路途遙遠。他用茅草編成小草屋,削尖荊木做成筆,在樹上刻出汁液當做墨汁,刻苦地習文寫字,在艱苦的環境下苦讀而有所成就。他在臨終時告誡門徒說:「一個人如果好學,就算死了,也好像還活著一樣。不學習的人,即使他還活著,卻只是個會走動而沒有魂魄的殼一樣,徒具形骸而無所作為的人。」後來「行屍走肉」這句成語...
壯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雄偉高大。《新五代史.卷三一.周臣傳.王朴傳》:「世宗征淮,朴留京師,廣新城,通道路,壯偉宏闊,今京師之制,多其所規為。」《聊齋志異.卷一○.申氏》:「無何,一男子來,甚壯偉,亦投禾中。」
病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病而顯得虛弱的身。《薛平貴征遼事略》:「爾父病體未痊,何來?」《三國演義》第三一回:「父親病體未痊,不可遠征。兒願提兵前去迎敵。」
國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國家有特殊功勛者去世後,由政府以國家名義舉行的葬禮。[例]國家以國葬之禮,對那些為國捐的烈士,表示最深的哀悼和最高的敬意。
離魂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奇名。唐代陳玄祐撰,一卷。敘述唐人衡州張鎰,有女倩娘,本許配王宙,但因故又另許他人,倩娘抑鬱,王宙恨而乘舟離去。半夜時,倩娘魂離體,置身王宙舟中,乃相偕赴蜀地,五年間育有二子。後返回衡州,始知倩娘臥病在床多年,並未遠遊,兩倩娘相遇,乃結合成為一體。故事離奇而充滿浪漫色彩。
腹足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腹足綱的軟體動物。頭頂有口,兩側生觸角及眼,腹部盤狀,有肉足,介殼作螺旋狀,包容幹。如蝸牛、田螺等。
胸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保護腰部或臀部以上體的護身甲。初為遮蔽頸部到腰部的厚皮革裝具,包括胸鎧及背鎧,用皮帶及紐扣連在一起,後改由青銅、鋼等製造。現今的防彈衣可說是由胸甲發展而來的。
傅會穿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聲矜賢,竟以名敗。鼂錯為家令時,數言事不用,後擅權,多所變更。諸侯發難,不急匡救,欲報私讎,反以亡。語曰「變古亂常,不死則亡」,豈錯等謂邪! 〔注解〕 (1) 袁盎:西元前?∼前148,字絲,西漢楚人。文帝時為郎中,以建言有名。景帝時與鼂錯有隙,吳楚反,帝用盎謀誅錯,拜盎為太常。後因事為梁王所怨,被刺而死。 (2) 傅會:牽引古事與時事相結合,並據以發表議論,亦作「附會」。
奮不慮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素所畜積也,僕以為有國士之風。夫人臣出萬死不顧一生之計,赴公家之難,斯已奇矣。今舉事壹不當,而全保妻子之臣,隨而媒孽其短,僕誠私心痛之。 〔注解〕 (1) 僕:自謙之詞。 (2) 恭儉:恭敬。 (3) 徇:音ㄒㄩㄣˋ,為達某種目的、理想而犧牲生命。通「殉」。〔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漢書.卷五四.李廣蘇建傳.李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