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18.771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走骨行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行屍走肉」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行屍走肉」原作「行尸走肉」。「行屍」是指會走動的屍體。「走肉」是會走動而沒有靈魂的體。所以「行屍走肉」是指光有殼而沒有靈魂,徒具形骸而毫無生氣的人。在晉.王嘉的《拾遺記》中,提到東漢有個名叫任末的人,勤奮好學,各方面都學習,沒有固定的老師,出外求學也不辭路途遙遠。他用茅草編成小草屋,削尖荊木做成筆,在樹上刻出汁液當做墨汁,刻苦地習文寫字,在艱苦的環境下苦讀而有所成就。他在臨終時告誡門徒說:「一個人如果好學,就算死了,也好像還活著一樣。不學習的人,即使他還活著,卻只是個會走動而沒有魂魄的殼一樣,徒具形骸而無所作為的人。」後來「行屍走肉」這句成語...
力不及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力不從心」之典源,提供參考。 ※◎1漢.班昭〈為兄超求代疏〉(據《後漢書.卷四七.班梁列傳.班超》引)超之始出,志捐命,冀立微功,以自陳效。會陳睦之變,道路隔絕,超以一身轉側絕域,曉譬諸國,因其兵眾,每有攻戰,輒為先登,身被金夷,不避死亡。賴蒙陛下神靈,且得延命沙漠,至今積三十年。骨肉生離,不復相識。所與相隨時人士眾,皆已物故。超年最長,今且七十。衰老被病,頭髮無黑,兩手不仁,耳目不聰明,扶杖乃能行。雖欲竭盡其力,以報塞天恩,迫於歲暮,犬馬齒索。蠻夷之性,悖逆侮老,而超旦暮入地,久不見代,恐開姦宄之源,生逆亂之心,而卿大夫1>咸懷一切,莫肯遠慮。如有卒暴2>,超之氣力,不能從心,...
血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血液和肌肉。指人的體。《韓非子.八說》:「沐者有棄髮,除者傷血肉。」宋.洪邁《夷堅丁志.卷八.雷擊王四》:「趨視之,二百錢乃在其脅下皮內,與血肉相連。」
奮身不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素所畜積也,僕以為有國士之風。夫人臣出萬死不顧一生之計,赴公家之難,斯已奇矣。今舉事壹不當,而全保妻子之臣,隨而媒孽其短,僕誠私心痛之。 〔注解〕 (1) 僕:自謙之詞。 (2) 恭儉:恭敬。 (3) 徇:音ㄒㄩㄣˋ,為達某種目的、理想而犧牲生命。通「殉」。〔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漢書.卷五四.李廣蘇建傳.李廣》
水遠山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路程遙遠,山川阻隔。宋.辛棄疾〈臨江仙.手撚黃花無意緒〉詞:「憶得舊時攜手處,如今水遠山長。」《群音類選.官腔類.卷六.繡襦記.催子赴試》:「慮只慮孱弱身,怎跋涉水遠山長,且斟量。」也作「水遠山遙」。
流移失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馳,奄忽2>互相踰3>。風波4>一失所,各在天一隅5>。長當從此別,且復立斯須。欲因晨風發,送子以賤。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三國志.卷一二.魏書.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何夔》。 (2) 奄忽:倏忽、忽然。 (3) 踰:越過、超過。 (4) 風波:被風所播蕩。 (5) 隅:角落。〔參考資料〕 《三國志.卷一二.魏書.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何夔》是時太祖始制新科下州郡,又收租稅綿絹。夔以郡初立,近以師旅之後,不可卒繩以法,乃上言曰:「自喪亂已來,民人失所,今雖小安,然服教日淺。……愚以為此郡宜依遠域新邦之典,其民間小事,使長吏臨時隨宜,上不背正法,下以順百姓之心。比及三年,民安其...
走投沒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走投無路」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走投無路」的「走投」是「走而投向」的意思。宋代范成大有一首〈初發桂林有出嶺之喜但病餘便覺登頓至靈川疲甚自歎羸乃無一可偶陸融州有使來書此寄之〉詩,中間有兩句:「走投破驛宿,強飯不下咽。」就是說一路奔波,投宿在破驛站,勉強想吃點東西,卻嚥不下去。所以「走投無路」的意思就是不知走向何處、投向何方,眼前無路可走了,用來比喻一個人陷入困境。元代時,楊顯之所寫的戲曲《瀟湘雨》第三折中,就用了「走投無路」來表示主角的困境。內容描述女主角張翠鸞被押解,經過沙門島,碰到一場大雨,又冷又溼,不但雙腳陷在泥濘中,舉步維艱,又閃了腰,真是不知該如何是好,因此覺得這沙門島...
裂片生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利用再生能力完成繁殖的無性生殖法。如海葵、渦蟲等,其體會自行斷裂成許多碎片,每一碎片皆可再生而成一完整的個體。
自由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世界上最快、最省力的一種游泳姿勢。  自由泳的基本技術特點是,人體俯臥水中,頭肩稍高於水面,游進時幹繞身體縱軸適當左右滾動,兩臂輪流劃水推動身體前進。手入水後劃水路線呈S形,呼吸與劃水動作協調。當臂用力劃水時,利用水流在頭兩側形成的波谷吸氣。  五○年代以前,游泳運動員都非常重視兩腿打水的作用,一般都是兩臂輪流劃水1次就打腿6次。後來科研證明打腿的能量消耗比劃臂大得多,而推動身體前進的動力主要來自臂部的劃水動作。因此以臂為主的現代自由泳技術重視臂的劃水動作和兩臂的配合,打腿動作在長距離游泳中已減少為2次或4次。但在短...
裹屍馬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人若戰死疆場上,往往用馬皮把屍體包裹起來。比喻效命疆場。宋.陸游〈隴頭水〉詩:「裹屍馬革固其常,豈若婦女不下堂。」明.邵燦《香囊記》第一二齣:「還須上萬言策,拼取微,裹屍馬革。」也作「馬革裹屍」。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