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舌頭嘗東西所得到的感覺。如:「食不知味」、「酸、甜、苦、辣、鹹稱為五味。」《孫子.勢》:「味不過五,五味之變不可勝嘗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用生絲織成的絲織品。唐.白居易〈琵琶行〉:「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唐.陳鴻《長恨傳》:「見一人冠金蓮,披紫綃,佩紅玉,曳鳳舄,左右侍者七八人。」
渺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事物的狀況不明而難以預料。[例]自從他出國後,音訊渺茫,不知近況如何?
明知故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知故犯」的意思是明明知道是錯的,卻故意去違犯。例如國家頒布了法令,人人都應該遵守,但是有些人因不知法而犯法,這是無心之過,還可原諒;如果是明明知道法令規定如此,卻故意去觸犯,這就是「明知故犯」了。這種意念在文獻上比較早的出處是宋代陳世崇的《隨隱漫錄》卷一引西山蔡先生對子孫的訓示說:「蓋不識好惡,如童稚,如醉人,雖有罪可赦,若知而故犯,王法不可免也。」意思是說:一個人不明是非,就像小孩子和醉漢,如果犯錯,還可以原諒;但是如果是已經知道不對了,還去犯錯,那就應該受法律制裁。這裡的「知而故犯」就是「明知故犯」的意思。後來「明知故犯」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明明知道不對,卻故意去做。在宋...
名正言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論語.子路》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1>不正,則言不順2>;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注解〕 (1) 名:名分。名指一個人在社會上擁有的名位,分(ㄈㄣˋ)指他應盡的義務和應享的權利。 (2) 順:合理。
桃之夭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桃樹的花、葉茂盛美麗。語出《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後因桃音諧「逃」,故用以比喻逃跑。《醒世恆言.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兩個商量出一條計策來,俟夜靜更深,將店中資本席捲,雙雙的『桃之夭夭』,不知去向。」也作「逃之夭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稱由多人組成的一群為「夥」。如:「成群搭夥」、「咱們大夥一齊去。」《水滸傳》第二回:「大郎原來不知,如今近日上面添了一夥強人,扎下個山寨在上面。」
祕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隱密而不讓人知道的事。[例]他們倆最近講話都吞吞吐吐的,不知是否有不可告人的祕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過失。通「尤」。《詩經.小雅.賓之初筵》:「是曰既醉,不知其郵。」漢.鄭玄.箋:「郵,過也。」《漢書.卷一○.成帝紀》:「天著變異,以顯朕郵,朕甚懼焉。」
同床異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清.錢謙益〈玉川子歌〉:「同床異夢各不知,坐起問景終誰是。」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