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8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5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宗教自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宗教自由在憲法上關於宗教自由的相關規定係出於一精神自由之保障,其透過自由民主法治國家的憲法實踐,進而創設宗教自由的外在友善環境。使人民可自由依其自我意志選擇宗教,而在此基礎下自由生活則使得人民可真正實現其內心心靈之宗教自我實現。 宗教自由的保障範圍憲法第13條規定:「人民有信仰宗教之自由。」其目的是為促成人在信仰上自我實現的最大可能性。一般將信仰解釋為個人針對其自我選擇而決定的特定思想或價值之全心投入,由此可知個人的信仰自由意謂個人可以自由選擇或不選擇任何價值體系,作為其個人本身信仰。而此指的「宗教」一詞之範疇可就廣義來...
脫口成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崔浩云:『滑音骨。滑稽,流酒器也。轉注吐酒,終日不已。言出口成章,詞不窮竭,若滑稽之吐酒。』……」另外在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一一三下.杜昇》:「可雲出口成章,屬章深遠,多神仙旨趣,人無以綴之。」說杜昇(字可雲)這個人,「出口成章」,寫作文章,含義深遠,富有雅趣,一般人都無法再加以點綴潤飾。
組織革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unenburg&Ornstein,1991)指出,學校變革的壓力起源於內、外部環境的改變。外在環境因素:教育思潮、教育政策、政府的法令章規、社會環境的變化與市場的競爭、輿論壓力。內部環境因素:高階管理者的推動、組織存在結構性與長期性問題、決策程序過於遲緩使溝通管道阻礙不通、來自組織成員的壓力、來自外界的回饋極不靈敏。 組織革新的特徵(引自李之法,2008)組織變革是由於組織內、外環境的變遷與壓力所致。組織變革的範圍遍及於個人、團體與組織層面。組織變革可為計劃性,亦可為非計劃性的變革歷程。組織變革的目標為組織永續...
三緘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三緘其口」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根據西漢劉向所寫的《說苑》中記載,孔子曾經前往周朝首都,參觀周王的祖廟。在祖廟右邊的臺階前,立了一個銅像,他的嘴被重重封住,背上刻了一段文字:「這是古時候說話最謹慎的人。要謹慎啊!謹慎啊!不要多話,話一多,失誤也必定多起來。」孔子就反身告誡弟子說:「這個銅像就是在告誡人們,平日謹言慎行,不要多話,就不會招來無妄的口舌之災。」另外在《孔子家語》和《太公金匱》也記錄了這件事。後來「三緘其口」演變為成語,用來形容說話謹慎或不說話。
泰來否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囚於羑(ㄧㄡˇ)里七年,卻能坦然面對的精神以自勵。周文王雖然被紂王像個奴隸般地囚禁起來,但他並不為外在環境的榮辱感到憂愁,潛心研究《易經》中的天人之理,推演伏羲氏的八卦為六十四卦,並為之作卦辭和爻辭。後來他人生中的困厄時期終於結束,他也得歸故里。由此可知,人生的禍福都是天道循環,只要能夠積極面對,不懷憂喪志,一旦困厄結束了,順遂的日子必然到來。越王句踐接受了臣子們的勸諫,在吳國忍辱負重地事奉吳王夫差,終於得以歸國,更臥薪嘗膽,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不斷地壯大國勢,終於滅吳,報仇雪恥。後來「否極泰來」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原文「否終則泰」演變而出,比喻情況由壞逐漸好轉。
發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內心對外在刺激產生某種無法自抑的反應。[例]她看見自己喜愛的物品卻無力購買時,心裡直發癢。
民俗文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俗與文學——民俗中的文學趣味民俗,是所有生於斯、長於斯的族群共有的,也唯有明白民俗所以形成的各內外在原因,才能更進一步瞭解自己的民族,甚至瞭解自己,為自己未來所將邁開的步伐。
攢花簇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色彩繽紛華麗的景象。後來「花團錦簇」這句成語可能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五彩繽紛、繁華美麗的樣子。另外在《景德傳燈錄.卷一七.洪州雲居道膺禪師》中,也可見到「攢花簇錦」這樣的詞形,意思同樣是形容花朵錦繡聚集在一起,豔麗華美的景象。出現「花團錦簇」的書證如《西遊記》第九四回:「只見那三宮皇后,六院嬪妃,引領著公主,都在昭陽宮談笑。真個是花團錦簇!」在這裡「花團錦簇」是形容人的衣飾華美之外,亦可用來形容文章的辭藻華麗,如:《儒林外史》第三回:「自古道:『人逢喜事精神爽。』那七篇文字,做的花團錦簇一般。」
命題方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充分思考。4. 在試卷中,試題的排列順序通常由易至難做排列,有循序漸進引導學生作答之功效。5. 另外在選擇題中,應避免使用以上皆非或者以上皆是之選項。6. 於選擇題目中避免重複選取,如此可增加題目的多元性,也可避免學生重複回答相同類型,舉例而言如題目內容為學生所不懂,將造成學生重複在做猜題的動作,造成此測驗結果將無意義。(註1)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命題方向英文關鍵字:Proposition direction 參考資料註1李嘉淦/著。中學數學科教材教法,1986年初版,頁754~757。千華出版公司。
審美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審美教育(Aesthetic Education)瑞希特主張審美教育注重健全人格的培養,在教育的方法上以內在的啟發為主。藝術陶冶則強調技能的學習,在教育的方法上以外在塑造為主。因此,將審美教育和藝術陶冶的概念區分開來。在教育與藝術關係的探討上,瑞希特深受審美教育學家包赫的影響。他主張教育與藝術的關係可以從三方面加以區分:(一)在自由方面,教育在追求個體的自由,藝術則是個體自由的表現,經由藝術可以促使教育達成個體追求自由的理想。(二)在團體方面,教育中主要採用語言進行團體成員之間的溝通,藝術則是藉助於非語文的方式進行理念的...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