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4.913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陷於危境中。如:「陷溺」。《孟子.離婁上》:「天下溺,援之以道。」《文選.司馬相如.難蜀父老》:「夫拯民於溺,奉至尊之休德。」
3.迷無節制。如:「溺於酒色」。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神思》:「理鬱者苦貧,辭溺者傷亂。」《新五代史.卷三七.伶官傳.序》:「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豈獨伶人也哉?」
瞻前顧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做事猶豫不決,顧慮太多。《朱子語類.卷八.總論.為學之方》:「且如項羽救趙,既渡,船破釜,持三日糧,示士必死,無還心,故能破秦。若瞻前顧後,便做不成。」
危如累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事春秋時期,晉國的晉獻公非常講究吃喝玩樂,常常因此而忘了處理國家大事。有一次,晉獻公為了更方便自己的享受,決定建造一座九層高台。建這個高台必須要耗費大量的錢財,需要大批的勞力,在當時對國家來說是個重的負擔。晉獻公知道大臣們一定會來勸阻,於是預先下了一道命令,說﹕「我已經決定了,如果誰敢來勸阻我,格殺勿論﹗」大家聽了都很害怕,沒有人敢勸戒了。有一位名叫荀息的大臣聽到這個消息後,就去求見。晉獻公想一定是來勸阻的人,就叫衛士們準備好弓箭,待荀息一開口就射死他。可是,荀息拜見了晉獻公後,一句也沒說起關於建高台的事,只是對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聲音枯澀、低不圓潤。如:「沙啞」、「說了一整天,聲音有點嘶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陷入、下。如:「墊沒」、「墊溺」。《漢書.卷九十九.王莽傳下》:「武功中水鄉民三舍墊為池。」
東山再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苻堅派出朱序勸降以後,正在洋洋得意,等待晉軍的投降,突然聽到洛澗失守,像頭上挨了一下悶棍一樣,有點不住氣。他要苻融陪著他到壽陽城樓上去看看對岸形勢。苻堅在城樓上一眼望去,只見對岸晉軍一座座的營帳排列得整整齊齊,手持刀槍的晉兵來往巡邏,陣容嚴整威武。再往遠處看,對面八公山上,隱隱約約不知道有多少晉兵。其實,八公山上並沒有晉兵,不過是苻堅心虛眼花,把八公山上的草木都看作是晉兵了(文言是“草木皆兵”)。苻堅有點害怕了,他轉過頭對苻融說:“這確實是強大的敵人啊!怎麼能說他們弱呢?”打那以後,苻堅命令秦兵嚴密防守。晉軍沒能渡過...
大放厥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表誇張的言詞。[例]平日默寡言的同事,今天竟然在會議中大放厥詞,令人無不感到錯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文詞、文章、書信等。如:「文翰」、「書翰」、「篇翰」、「華翰」。南朝梁.蕭統〈文選序〉:「事出於思,義歸乎翰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日光。晉.張載〈七哀〉詩二首之二:「朱光馳北陸,浮景忽西。」晉.陶淵明〈歸去來辭〉:「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寬度。《墨子.備城門》:「機長二丈,廣八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