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0.401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紛至沓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至沓來」猶「紛至沓來」。見「紛至沓來」條。 01.《花月痕.第一回》:「讀書人做秀才時,三分中卻有一分真面目;自登甲科,入仕版,蛇神牛鬼,麕至沓來。」 02.《花月痕.第五回》:「天寒歲暮,遊子鄉關之感,風人屺岵之思,麕至沓來,頓覺茅店雞聲,草橋月色,觸目驚心,無復曩時興致。」
一言九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鼎,古代禮儀中的重器。九鼎,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以象九州。一言九鼎形容說話很有分量。《歧路燈》第五回:「李瞻岱來學中備了一分禮,央前任寅兄與我說:『二位老師,一言九鼎。』誰知婁昭不肯去也罷了,他還推到他哥身上。」
行將就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要進棺材。指年紀已大,壽命將盡。語本《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棒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球類運動。相傳源於英國的板球運動,後由美國人朗特斯改良為棒球。比賽時,出場球員每隊九人,攻方打擊手有三次擊球機會,若擊出好球,跑完一、二、三壘後,回到本壘,得一分;若三擊不中,則判出局。三人出局後改守方進攻,每場比賽有九局,各攻守一次為一局,九局賽畢,以得分多者為勝,兩隊得分相等,則延長比賽,直到決出勝負。[例]有一陣子,國內大街小巷都見有人在打棒球。 ◎
平步青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詞:「慶門裡,把丹枝爭折,青雲平步。」 02.《舉案齊眉.第一折》:「想皇天既與他十分才,也注還他一分祿,包的個上青雲平步取。」 參考詞語︰平步青天注音︰ㄆ|ㄥˊ ㄅㄨˋ ㄑ|ㄥ ㄊ|ㄢ漢語拼音︰píng bù qīng tiān釋義︰猶「平步青雲」。見「平步青雲」條。 01.宋.無名氏〈鷓鴣天.五百人中第一仙〉詞:「五百人中第一仙,等閒平步上青天。綠袍乍著君恩重,黃榜初開御墨鮮。」 參考詞語︰平步登天注音︰ㄆ|ㄥˊ ㄅㄨˋ ㄉㄥ ㄊ|ㄢ漢語拼音︰píng bù dēng tiān釋義︰猶「平步青雲」。見「平步青雲」條。 01.《喻世明言.卷二二.木綿菴鄭虎臣報冤》:「道人又看了氣色,便...
珠聯璧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朝建國之初沿用秦朝的曆法,至武帝時,經過了一百多年,舊的曆法已是不宜時用,於是大中大夫公孫卿、壺遂、太史令司馬遷等人奏請修改更換曆法。經過討論決定以元封七年改為太初元年,並徵召懂曆法的人士一起研訂《太初曆》。幾次推算,先是武帝下詔命太史令司馬遷採用鄧平所造的八十一分律曆,並廢除不適用的曆法,校正曆法的混雜不明。之後又經淳于陵渠再三的詳察核對《太初曆》推算的晦朔弦望和月球的盈虧變化,結果都是「八十一分律」最為符合,日月如併合的玉璧,星辰如成串的珍珠。於是陵渠上奏,決定用鄧平所製的曆法,並任命他為太史丞。文中「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原本指的是一種天文上罕見的異象,古人認為太陽和月亮同時出現在天...
個案研究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各案研究如只對一計畫(program)總體之性質進行檢核,即為整體設計;若對單一個案不僅以該個案為一分析單位,而且也把注意力置於子單位(subunit or subunits),即為嵌入設計。 設計要素個案研究之研究設計要考慮以下五項要素(Yin,1984,pp.29-35):1.研究問題:個案研究之問題,採用五W形式(who、what、where、how、why),提供重要線索,就一般情形,個案研究就適用於如何(how)、與為什麼(why)之問題。個案研究最基本之任務乃在於確定研究之問題性質。2.研究命題:研究之每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頂撞。《金瓶梅》第五二回:「你討得頭錢,分與那個一分兒使也怎的?交我扛了兩句走出來,不想哥這裡呼喚。」
一介不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分一毫也不苟取。語本《孟子.萬章上》:「非其義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與人,一介不以取諸人。」後用以形容人的操守清廉。《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七回:「他窮到擺測字攤時,還是一介不取的;他做起官來,也就可想了。」
蕭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蕭蕭(1947年-),本名蕭水順,台灣作家,彰化縣社頭鄉出身,以定位臺灣文學為其主要的志願,臺灣當代作家,曾以《太陽神的女兒》散文集獲新聞局優良圖書金鼎獎;其先祖為漢代名臣蕭何及《昭明文選》主編蕭統。作為一個作家、一個詩人以及一個詩的關心者,蕭蕭因具有一分「常懷感謝心」,使得他比別人獻出更多的心力。他自己寫詩之外,更不停的從事著詩的導讀工作,今天新詩日漸受到大眾以及青年朋友的喜愛,蕭蕭的功勞不言而喻。 經歷曾任耕莘青年寫作會詩組指導老師曾任臺北市立景美女子高級中學國文老師曾任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國文老師曾任再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