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12.537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序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重大事件的開端。如:「盧溝橋事變是中日戰爭的序幕。」
驚心動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ㄣ漢語拼音︰dòng pò jīng xīn釋義︰即「驚心動魄」。見「驚心動魄」條。 01.《庚子事變文學集.都門紀變百詠》:「動魄驚心三十天,槍聲不斷砲聲連。」 02.清.姚衡《寒秀草堂筆記.卷三》:「秀水所稱,光彩煥發,動魄驚心,即九、十兩卷。」
人心向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心所擁護或反對的。《宋史.卷四三七.儒林傳七.魏了翁傳》:「入奏,極言事變倚伏,人心向背,疆埸安危,鄰寇動靜。」《元史.卷一三八.燕鐵木兒傳》:「人心向背之機,間不容髮,一或失之,噬臍無及。」
秋毫無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官民登記簿冊,查封府庫,日夜等待將軍早日到來。我所以派兵鎮守函谷關,是為了防止盜賊出入,和突發的事變。我日夜盼望將軍到來,怎麼敢造反呢!希望回去代為向將軍說明。」項羽聽到項伯的轉述,承諾好好對待劉邦。又《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 亦載,韓信被劉邦任命為大將軍後,分析楚漢兩軍形勢,認為和項羽的殘暴不仁相較,劉邦進入關中後,軍紀嚴明,連秋毫般細微的事物都不敢傷害,並廢除秦國的苛法,只和百姓約法三章,所以秦民都希望劉邦成為秦王。後來「秋毫無犯」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對任何東西都不侵犯,絲毫都不取用。
浮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比喻時光流逝迅速,世事變化無常。唐.韋應物〈淮上喜會梁州故人〉:「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元.關漢卿《魯齋郎》第三折:「不見浮雲世態紛紛變,秋草人情日日疏。」
牽強附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牽強附會」原作「牽合附會」,典故出自〈通志總序〉。《通志》是宋代鄭樵所寫的一部講典章制度的政書,他在該書的序裡提到:自然現象變化多端,人間的福禍也都難以測知,人如何能將某些純屬於自然現象的變異,與人世福禍連繫起來?且必然視為是福禍降生的癥兆呢?然後代史官卻都好將此種自然現象與人事變化結合起來解讀,西漢時候的董仲舒尤其是如此,如《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下之下》:「(魯襄公)二十七年『十二月乙亥朔,日有食之』。董仲舒以為禮義將大滅絕之象也。時吳子好勇,使刑人守門,……後閽戕吳子。」對於《左傳.襄公二十七年》「日有食之」這條資料,董仲舒將「日食」這種自然現象,視為是「禮義將大滅絕之象也」,後來更舉出...
滄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人事變遷。唐.李益〈喜見外弟又言別〉詩:「別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鐘。」
東海揚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海變陸地,揚起塵土。比喻世事變化極大。《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東海揚塵猶有日,白衣蒼狗剎那間。」
山不轉路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是不動的,但山中的路卻可旋繞而四處穿越。比喻解決問題應知機變。如:「別慌!山不轉路轉,此路不通,另想辦法。」亦比喻世事變化難料。如:「要知山不轉路轉,我們難保不會再見面。」
浮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輕浮躁動,沒有耐性。[例]他一改過去浮躁的個性,做事變得沉穩而有耐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