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35.680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再,表示繼續、重複。如:「病好了,還得休息才行。」唐.孟浩然〈過故人莊〉詩:「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撲朔迷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辨雌雄的。雄兔腳撲朔--個性比較好動,腳會不安分的亂踢;而雌兔眼迷離--個性比較靜,常將眼睛瞇起來休息。但兩隻一起奔跑時,是很難分辨雌雄的。後來「撲朔迷離」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事物錯綜複雜,難以驟然明瞭真相。亦用於形容景色迷濛。
黃粱一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朝開元年間,有一個窮困潦倒的盧姓書生,在一次路過邯鄲的途中,在一家旅店裡巧遇一位呂姓道士,兩人相談甚歡。言談中,盧生感慨自己人生不得意,有志難伸。交談了一陣子後,盧生感到疲倦,想休息一下,此時旅店的主人正在蒸煮著黃粱飯。於是道士就拿了一個枕頭給盧生,說:「你枕著這個枕頭好好睡一覺,就可以如你所願,得到榮華富貴。」睡夢中,盧生夢到自己娶了一個崔氏大戶人家的女兒為妻。仕途非常順遂,連連升遷,位高權重且俸祿極為豐厚;擁有許多良田、宅第、美女和馬匹,享受著無盡的榮華富貴,一直活到很老才死去。此時,盧生因為伸了個懶腰而醒了過來,發現自己睡臥在旅店中,而道士仍在身邊,旅店主人的黃粱飯都還沒有煮熟呢!他感...
差強人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吳漢是東漢初年的名將,他本來是一個亭長,後來歸附光武帝劉秀,隨著劉秀東征西討,建立了不少戰功。吳漢不但勇敢,而且十分忠心,每次出征,吳漢總是跟隨在劉秀身邊,只要劉秀沒有就寢,他就侍立一旁不肯休息。因此劉秀十分賞識他,先拜為偏將軍,後來又升為大將軍。有一次諸將們打了敗仗,垂頭喪氣,只有吳漢積極鼓勵眾人,並且整理兵械,為下一次的戰爭做好準備。劉秀得知這個情形,便稱讚吳漢,說:「吳將軍還真是能夠振奮軍心啊!」後來「差強人意」被用來比喻雖然不夠好,但大體上還能讓人滿意。
吳牛喘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牛原產於長江、淮水流域一帶,生性怕熱,所以夏天時喜歡泡在水中或待在樹蔭下休息。因為太陽的熱力實在太過強烈,水牛深受其苦,因此有時在晚上看見月亮,誤以為是太陽已經出來,氣溫又要升高,而被嚇得氣喘吁吁。所以在漢代應劭的《風俗演義.佚文》中便有「吳牛望月則喘」之語。後來「吳牛喘月」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見到曾受其害的類似事物而過分害怕驚懼。也用來形容天氣酷熱。在《世說新語》中有一個關於「吳牛喘月」的故事。晉武帝的臣子滿奮很怕冷,有一次他看到琉璃窗外頭的寒冷景象,即使知道琉璃窗很厚實,不會透風,仍不由得打起寒顫。武帝看到了就笑他,滿奮便很不好意思地回答:「我像吳牛一樣,只要見到了月亮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等候、等待。明.徐渭《雌木蘭》第二齣:「念其勞役多年,令馳還鄉,休息三月,仍聽取用。」
望梅止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意。便舉起馬鞭,往前一指,對士兵們說:“看!前邊有一片梅林,結的梅子個兒都挺大,趕到那裏咱們再好好休息吧。”士兵一聽,想起那又甜又酸的梅子,口水直流,也不覺得渴了,都來了精神,加快了步伐,堅持走到了有水的地方。這故事產生了“望梅止渴”的成語。現在用它比喻願望不能實現,只好用空想來安慰。
夸父逐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太陽。」說著,便開始說著太陽跑,但是追了半天還是追不到。他聽說太陽白天在天空照耀大地,晚上就回到隅谷休息,於是又追太陽的影子跑。就這樣從白天追到黃昏,快要追到隅谷的時候,太陽還沒追到,自己卻口渴的不得了,拚命的找水喝。他左顧右盼,首先看到附近的黃河、渭水兩條河,就奔了過去,一口氣把兩條河的水全喝光了。可是,這樣還止不了渴。於是,又東張西望了一會兒,發現北邊有一個很大的湖泊,就轉身急切的往北奔去。沒想到跑到半路,體力就不支,當場倒地而死,他手上原本拿著的桃木杖,也掉落在一旁。一段時日後,據說夸父上的脂肪和骨、肉經年累月的浸...
瞠目結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瞠目結舌」係由「瞠目」及「結舌」二語組合而成。 「瞠目」的意思是睜大眼睛。語或出宋.洪邁《夷堅志.丁志.卷一.金陵邸》。《夷堅志》是宋朝著名的志怪小說,記載許多傳聞的怪異之事。〈金陵邸〉記載一個官員因調職赴臨安任官途中,路過金陵,投宿在官舍裡,正打算休息時。突然見到兩個怪人「瞠目」直視著他,還說了些怪話。這個官員被驚嚇得魂不附體,趕快搬離官舍到客棧的故事。 「結舌」的意思是說不出話。出自《漢書.卷七五.眭兩夏侯京翼李傳.李尋》。漢哀帝時,外戚專政,國家危亂,待詔李尋上書直諫哀帝,他勸哀帝:要治理好一個國家,就要能夠任用賢能。不能讓賢能之士像成帝時的王章一樣,因為直言極諫而被誣陷至死。這樣會讓...
葉公好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魯哀公,七日而哀公不禮。託僕夫而去,曰:「臣聞君好士,故不遠千里之外,犯霜露,冒塵垢,百舍重趼,不敢休息,以見君。七日而君不禮,君之好士也,有似葉公子高之好龍也。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於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於牖,拖尾於堂,葉公見之,弃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今臣聞君好士,故不遠千里之外,以見君,七日不禮,君非好士也,好夫似士而非士者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