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62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圓山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圓山文化遺址位置:台北市圓山遺址、台北市植物園遺址(圓山文化可分為前、後兩期,前期為圓山期,以台北市圓山遺址出土的文化為此一時期的典型代表;後期為植物園期,以台北市植物園遺址出土的文化以此一時期的典型代表。)代表遺址:圓山遺址、芝山岩遺址、土地公山遺址、狗蹄山遺址(註二)圓山文化的存在從新石器時代中期一直延續到新石器時代晚期,大至分布於台灣東北部海岸、台北盆地的淡水河兩岸和新店溪下游河階地,當時的台北盆地處於台北湖時代,圓山貝塚的
甲骨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代人占卜時刻於龜甲、獸骨上的文字。清光緒二十五年(西元1899)在河南省安陽縣小屯村發現。又民國六十年,陝西省歧山縣亦出土西周早期甲骨文字。[例]甲骨文是研究我國上古文化的寶藏。 △卜辭、龜甲文字、契文、貞卜文字、殷契、殷墟卜辭、殷墟書契、殷墟文字
中國教育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就設立了以「序」為形式的官方學校,到了商代中華文明已經有了一定的文化積累,並形成了成熟的文字系統。從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上,發現當時的學校還被稱為:大學、右學等,教育的對象主要面及貴族子弟,學習內容以文武、禮儀、樂舞等為主,在天文、曆法方面也多有涉及。而老師則由巫師、樂師或者政府官員充當。 西周 國學大學:禮、樂、射、書小學:多學六藝基礎知識鄉學庠序校塾 教育內容 書、數;教授基本的計算方法,類似今天的「九九乘法表」射、御:教授學生駕駛車輛、戰馬,並學習射擊禮、樂:學習《周禮·春序》中記載的吉,凶,賓,軍,嘉等禮儀規範 ...
晚成大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用來比喻卓越的人才,往往成就較晚。這是根據後世傳本的《老子》演變而出的一句成語,假如參考新發現的出土文獻,《郭店楚墓竹簡》收錄有《老子》一書,「大器晚成」作「大器曼成」,竹簡整理小認為「曼」當讀作「晚」,裘錫圭則懷疑此字當讀為「䟂(慢)」。帛書本《老子》隸書本,則「大器晚成」作「大器免成」,意思是:「道」像最偉大的器物,不是人力所能製作的。這種意思和上下文的「大方無隅」、「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較能呼應。並附載於此,以供參考。
李春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隔年獲頒紳章,並出任台北縣參事。(同註1)李春生縱橫商場,財力僅次於板橋林維源,為人卻不吝嗇,多次捐出土地與金錢資助教堂與賑濟,現存的大稻埕長老教會禮拜堂與濟南長老教會都受他貢獻良多。大正12年(1923)日本皇太子裕仁來臺,特地安排為當時86歲的李春生敘勳。翌年李春生去世,送葬隊伍多達五百多人;後代子孫輩為了記念他,特別興建「李春生紀念長老教會禮拜堂」,位於今天的貴德街。(註2) 著作李春生身為基督徒,除了熱心傳教、協建教堂,也有頗多關於基督教義、哲學的著作,例如《天演論後集》、《主律新集》、《主律後集》、《民教冤獄》...
兵馬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成士兵及戰馬形狀用來殉葬的陶偶。如西元一九七四年,秦始皇陵(陝西臨潼)東側所掘出的人馬陶俑及秦始皇陵西側所出土的兩乘銅車馬,不僅體形高大,兵馬都雄健昂揚,人物神情生動,雕塑手法十分細膩,其中當年彩繪的色澤仍依稀可見。具有藝術價值和歷史意義。
舒國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驗,在它面前顯得困窘,批評家找不到類似的例子,也無法為它在評價中尋找一個適當的位置。」有人視舒國治為出土的作家;若不是1997、1998他各得一次華航及長榮的旅行文學獎首獎,新上路的讀者根本不知道他是誰。又倘若不是他去年在「人間」副刊寫了一年「三少四壯集」,這些新起讀者對他的印象無法持續加溫烙深。有人視他為嬉皮式的作家,因他頗寫過一些浪跡美國的文章如〈流浪漢〉、〈午夜特快〉、〈過河〉及〈遙遠的公路〉。也寫過七十年代台北頹廢年少煥散生活下的游蕩種種,如〈台北遊藝〉。又有人視他為某一類的舊式中國文人,因《讀金庸偶得》及兩萬字...
捏麵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捏麵人又稱「糯米尪仔」,是一種用彩色麵團做成玩偶的民俗工藝。 起源與發展捏麵人始於何時已不可考,但從新疆出土的麵製人俑與小豬距今已一千三百多年看來,推測捏麵人技藝的起源相當早,在三國時代與唐宋也有類似記載。(註1)一開始臺灣並無「捏麵人」這個說法,而且也只是大家冬日搓湯圓的娛樂,搓完湯圓後,大人們通常會故意留下一些「粿碎」(臺語),利用事先買好的少許染料將粿碎染色,搓成十二生肖動物,因此又稱為「雞母狗仔」。玩膩之後將這些麵團投入熱水或烤火,即可當作點心食用,十分環保。(註2)日治末期,「雞母狗仔」已經逐漸商業、職業化,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交叉式的衣領。形制未甚明白,但近世出土的戰國時期銅、木雕像及俑像中,有不少衣領作交叉而方折向下的形制,或即為「袷」。《禮記.曲禮下》:「天子視,不上於袷,不下於帶。」《禮記.深衣》:「袂圜以應規,曲袷如矩以應方。」漢.鄭玄.注:「袷,交領也,古者方領如今小兒衣領。」
卑南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註二)。此時期的人在這些地區形成長期定居的聚落,以穀類種植的農業和打獵為主,漁業則比較次要(註二)。出土的大量石棺群為卑南文化的最大特色,其中最著名的卑南遺址出土面積超過三十萬平方公尺,代表了距今三千至兩千年前的聚落和墓葬群(註一)。從出土物可知,此時期的人類製造石器、陶器、玉器的技術已達高水準(註二)。石器方面包含大量石鎌、石刀、石杵等農具,還有狩獵用的矛和鏃(註一)。陶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