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83.6769 ms
共 1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蠢蠢欲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蠢蠢」是動亂不安的意思,在《左傳.昭公二十四年》中記載,鄭定公出訪晉國,子大叔隨行相禮,會見晉卿范獻子。因為前年四月周景王駕崩,為了爭奪王位,王室大亂,最後才由晉國出面平亂,立了周敬王。面對動盪不安的中原局勢,范獻子感到憂心忡忡,就問子大叔道︰「我們對王室應該怎麼辦呢?」子大叔回答︰「我這老頭子,對於自己的國家都不關心了,哪還管得著王室!不過王室的安危,的確和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現在王室蠢蠢不安,像我們這種小國確實感到十分害怕。至於大國的憂慮,我們又怎麼能知道呢?還是請您及早考慮考慮吧。畢竟王室不得安寧,可說是晉國的恥辱啊!」范獻子聽了,便找韓宣子商量,決定明年召集諸侯開會。後來「蠢蠢欲動」...
|
遺臭萬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遺臭萬年」原作「遺臭萬載」。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一類是以《世說新語》為代表的志人小說。劉義慶(西元403∼444),南朝宋彭城人。為劉宋宗室,襲封臨川王。為人寡欲恬淡,雅好文史,不少的文人名士都聚集在他門下。著有《幽明錄》、《宣驗記》、《世說新語》等。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因為政局動盪,許多文人名士不能重務實而崇尚清談,品評人物之風盛行。《世說新語》就是記述當時文人名士的言談、風尚、軼聞和遺事,反映了各種人物的風貌。內容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三十六類,每類收若干則,全書共有一千多則。書中除了反映士人們的思想言行,以及上層社會的生活面貌外,更善用了比喻、對照、誇張、描繪等文學修辭技巧。在〈...
|
通權達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任大司馬的職位,以整合軍隊和同盟的力量,討伐叛亂勢力。劉備接受推舉後,立刻上書獻帝,說明現今國家局勢動盪,逆臣曹操當道。如果一時權宜所作的處置,可以使國家安定,即使是赴湯蹈火,也不會推辭。所以順應眾人的建議,接受印信。後來「通權達變」這句成語就是用來指不墨守常規,根據實際情況作適當的處置。
|
莊敬自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君子莊嚴持重,敬慎小心,故能日漸篤實堅強。後指以莊重敬慎的態度自立自強。語本《禮記.表記》。[例]在動盪不安的局勢中,國人應莊敬自強,以開創國家民族的前途。
|
洶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動盪不安。元.羅貫中《風雲會》第四折:「我想五代亂離,人心洶湧,今聖人一出,群妖頓息,不圖從此得見太平也。」明.郎瑛《七修類稿.卷十四.國事類.石亨姦黨》:「事雖傳聞,信實顯著,人心洶湧,中外危疑。」
|
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動盪。唐.韓愈〈石鼓歌〉:「周綱陵遲四海沸,宣王憤起揮干戈。」
|
激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受衝激而動盪。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注》:「巨石崇竦,壁立千仞,河流激盪,濤湧波襄。」
|
沸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液體在一定壓力下,加熱至一定的溫度時,液體表面及內部發生汽化的現象。
2.水流湧起。《詩經.小雅.十月之交》:「百川沸騰,山冢崒崩。」晉.左思〈吳都賦〉:「濆薄沸騰,寂寥長邁。」
3.喧噪動蕩。三國魏.嵇康〈幽憤詩〉:「欲寡其過,謗議沸騰。」《舊唐書.卷五九.列傳.任瓌》:「隋氏失馭,天下沸騰。」
|
接踵而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連續不斷的來到。[例]天災人禍接踵而來,導致這個國家動盪不安。
|
竹林七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首琴曲,被稱為「嵇氏四弄」。而他的《廣陵散》則是千古絕唱。 漢末晉初,時局紛亂,在這樣一個短暫而動盪的歷史時期,前有「建安七子」,後有「竹林七賢」,這在中華文化史上實屬難得。兩者相比,「建安七子」在文學上較「竹林七賢」齊整,但在其他藝術成就上,就不如「竹林七賢」了。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