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493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姓。如商朝有膠鬲。
流芳百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三國志》載魏文帝曹丕在甄后過世之後,想要立文德郭皇后,中郎棧潛知道這個消息就上疏說:「歷代帝王治理天下時,因為外有賢臣輔佐,內有賢明的妻子相助,所以國家更加興盛,例如黃帝的元妃嫘祖,舜的后妃娥皇和女英,都是以賢明的美名流傳於世,而夏朝的桀會逃亡到南巢,是因為寵愛末喜,終日飲酒作樂,又暴虐無道,以致亡國;商朝的紂王,在眾臣面前施行炮烙的酷刑,藉以取悅妲己,導致國家滅亡。由這些例子來看,立皇后應該要謹慎,除了出身世族,更要德性賢淑,能管理六宮,虔誠奉侍祖先,述治女教者。後宮和諧,帝王才能專心治理天下。」後來「流芳百世」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美名流傳後世、為人所稱頌。
詩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時的作品;《商頌》5篇,自古以來一直相傳是春秋時期宋國大夫正考父所作,不過,目前學界則傾向於認為是商朝所留下的祭祖詩歌。「頌」在此可以指宗廟祭祀詩歌。 現存篇目 國風 國風是《詩經》中的前160篇,收各諸侯國民歌(“風”)。 章次 章名 注釋 所含目次 01 周南東周王朝直接統治區(大致包括今河南的洛陽、偃師、鞏縣、溫縣、沁陽、濟源、孟津一帶地方)內受到“南音”影響的民歌 001-011 02 召南 召國及其南部之民歌 012-025 03 邶風 衛國民歌 026-044 04...
惡貫滿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尚書》之名原意為上古之書,屬於泛稱,後來才成專名。「尚書」一名的原意,即指古代的公文。〈泰誓〉這一篇是周武王起兵討伐商紂王時,大會諸侯於孟津,對將士們的誓師的宣言。商朝末年,商紂王暴虐無道,百姓生活痛苦,諸侯也懷有異心。當時有一個叫姬昌的諸侯(即後來的周文王),在他的封地上施行仁政,廣得民心和諸侯的支持。姬昌死後,其子姬發繼位(即周武王),便率領諸侯起兵伐紂。軍隊在孟津渡過黃河,準備進發商都朝歌。此時周武王聚集軍隊,發表誓師宣言說:「商朝的罪惡就像用繩子貫穿錢幣,已經完全穿滿了!現在不是我要去討伐商朝,而是天命要我去做,我如果不遵守天命,那我就有大罪了!」將士聽了周武王的宣言後士氣大增,終於...
拋頭露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拋頭露面」原作「露面拋頭」。《封神演義》為明代小說,作者根據《武王伐紂平話》,再參考古籍和民間流傳的故事纂集而成。據載,商朝末年,紂王當政,不但拒諫飾非、暴斂重刑,並耽於酒色,寵妃妲己又助紂為虐,導致民怨四起。而黃飛虎為當時的一名武將,與其父黃滾忠勇愛國,功在社稷。沒想到因與妲己嫌隙,妲己設計陷害黃飛虎夫人賈氏登上摘星樓,受到紂王言語調戲,賈氏不甘受辱跳樓自殺,小姑黃妃亦因為替嫂明辯,被紂王摔下摘星樓。黃飛虎對紂王的暴虐無道深惡痛絕,於是決定反叛。不料,到了潼關,被守將陳桐用火龍標打中,待救回時已無氣息。青峰山紫陽洞清虛道德真君捏指一算,知道黃飛虎有厄,就叫黃飛虎的兒子黃天化下山救父。黃天化...
偃武修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朝末年紂王暴虐無道,周武王姬發出兵反抗暴政,終於推翻商朝,建立周朝。戰爭結束,生活恢復平和,於是周武王下令停止軍備,提倡文教。放回戰時軍用的牛、馬,用以表示天下太平,不再徵用牛馬。「偃武修文」是直接摘自典源的成語,就用來指偃息武備,提倡文教。
未成一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功虧一簣」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周武王滅了商朝,安定天下,聲威顯赫,四方蠻夷都來進貢。西方有個叫旅的國家,進貢了幾隻土產的獒犬。召公奭害怕武王玩物喪志,勸王繼續修德慎行,重視賢能,不要珍惜異物,以盡安定國家和保護人民的責任。如果不注意小節,最後會連累大德,就像堆積一座土山,已堆到九仞,只差一簣土了,卻不肯覆上去而放棄,功敗垂成,這實在太可惜了。「功虧一簣」出現在這席話中,比喻事情只差最後一步,卻因未能堅持到底而前功盡棄。
網開一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的開國君主成湯,是個仁民愛物的君主。他感於夏桀暴虐無道,天下人民飽受痛苦,於是起兵討伐,建立了商朝。在《呂氏春秋.孟冬紀.異用》中記載,有一天成湯看到一個獵人在布置陷阱,獵人很得意地說:「不論是天上飛的、地下鑽出的或地面奔跑的各種鳥獸,都會被我的網子抓住。」成湯聽了,就說:「像你這樣趕盡殺絕,豈不是跟暴虐的夏桀一樣嗎?」於是他命令獵人把網子的三面收起來,只留下一面捕捉獵物。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網開一面」,用來比喻寬大仁厚,對犯錯的人從寬處置。
酒池肉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商朝紂王好酒淫樂,以酒為池,懸肉為林,使男女裸裎追逐其間,為長夜之飲。典出《史記.卷三.殷本紀》。比喻生活極端奢侈恣縱,毫無節制。如:「近年來,老闆完全耽於酒池肉林的生活,而使他辛苦建立的企業王國,終於走向衰亡之途。」後亦用以形容酒肉之多。《漢書.卷六一.張騫李廣利傳.張騫》:「行賞賜,酒池肉林,令外國客遍觀各倉庫府臧之積,欲以見漢廣大。」
易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的伏羲創八卦、夏禹將其擴充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被記載在《連山》一書,《連山》以「艮」為第一卦。到了商朝,六十四卦的次序被重新排列,被記載在《歸藏》一書,以「坤」為第一卦。依據司馬遷《史記》的記「文王拘而演周易」,後人因此認為《易經》是商朝末年、西周之初的時候確立,是周文王奠定了《易經》以「-{乾}-」為第一卦,並為每一卦寫下「卦辭」(卦像的解釋)。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則被認為是「爻辭」(每一爻的解釋)的創立者。卦辭和爻辭的內容不單影響周朝...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