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涓滴歸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史稿.卷二○.文宗紀》夏四月未朔,嚴樹森奏賊犯汝寧,道員張曜擊走之。戊辰,山東捻匪、教匪連陷館陶七縣。僧格林沁入滕縣固守,詔勝保分兵援之。甲戌,詔曰:「朕聞各處辦捐,有指捐、借捐、砲船捐、畝捐、米捐、饟捐、隄工捐、船捐、房捐、鹽捐、板捐、活捐,名目滋多,員司猥雜。其實取民者多,歸公者寡。近年軍糈1>浩繁,不得已而借資民力商力。然必涓滴歸公,撙節2>動用,始得實濟。若似此徵求無藝,朘薄民生,尚復成何政體。各大臣、督撫,尚其嚴密稽查,剔除奸蠹,以副朕意。」乙亥,左宗棠敗賊於樂平。庚辰,山東教匪撲圍大名,聯捷擊走之。癸未,皖賊復竄浙江,陷常山、江山,進偪衢州。 〔注解〕 (1) 軍糈:軍糧。...
堅壁清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8.明.王玉峰《焚香記》第三二齣:「元帥,學生愚見,暫且固守城池,堅壁清野以待,看他來時,作應變計策。」
坐以待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面臨危難,不積極奮發,坐等失敗。《隋唐演義》第五八回:「止因缺了糧餉,所以固守孤城,坐以待斃。」也作「坐而待斃」。
隨機應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隋煬帝死後,東都洛陽掌握在楊侗和大臣王世充手裡。各地起義軍除了瓦崗軍之外,還有竇建德領導的河北起義軍和杜伏威領導的江淮起義軍,另外還有李淵的唐軍。王世充在打敗瓦崗軍後自立為帝,國號為鄭。唐軍發兵攻打東都,王世充不敵,向竇建德求救,這時唐軍大多將領主張退兵避敵。郭孝恪向李世民建言說:「現在正是王世充兵力最弱的時候,一定要乘勝追擊。否則一旦王、竇聯手合兵,對唐軍十分不利。我軍應該馬上分出兵力固守武牢,屯軍氾水,隨機應變,等待時機一舉出擊,必能取勝!」李世民採納郭孝恪的建議,果然打敗竇軍,迫王世充以洛陽城出降。後來「隨機應變」被用來指隨著時機和情況的變化而靈活應付。
弱肉強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聖人出現,治理天下,因為施行仁義和禮樂刑政,人民才得以安逸的生活,也正因為仁道,才能世世代代相傳而固守著傳統的文化,就像鳥兒,一低頭就是要覓食;一抬頭,就會環顧四方。野獸們大多藏身在隱僻的深山,很少出來活動。這都是因為害怕其他的動物會傷害自己,因而時時提高警覺,但是這樣的小心翼翼,仍然無法擺脫弱者被強者欺凌的危險,弱者之肉,就是強者的食物。現今我們得以過著安詳而閒暇自得的生活,與禽獸差別很大,就是因為遵行儒家思想而來。後來「弱肉強食」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強者欺凌、吞併弱者。
負隅頑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負險固守
腹背受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定會感激我們借道之恩,如果姚泓得勝,我們也不會失去救援鄰邦的美名。劉裕就算取得關中,遠離本土,難於固守。劉裕不能固守,最終會是我們的囊中之物。所以現在不用兵馬勞頓,就能坐觀成敗,讓兩虎相鬥而我們坐收長遠之利,這才是最好的策略。」但是大臣們還是認為:「劉裕如果真的西入函谷關,就會進退無路,腹背受敵,這應當不是他的目的;而且萬一劉裕上岸北侵,姚泓的兵馬絕對不會出函谷關來援助我們,那時我們就糟了。劉裕揚言西行,其實是想北進來偷襲我們。」最後明元帝還是採納大家的意見,派兵阻攔劉裕,結果被打敗,這時才悔恨沒有用崔浩的策略。後來「腹背受敵」被用來形容前、後都受到敵人的攻擊。
鮮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精明。《資治通鑑.卷三六.漢紀二十八.平帝元始五年》:「不有鮮明固守,無以居位。」
臨機應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王世充兵力最弱的時候,一定要乘勝追擊。否則一旦王、竇聯手合兵,對唐軍十分不利。我軍應該馬上分出兵力固守武牢,屯軍氾水,隨機應變,等待時機一舉出擊,必能取勝!」李世民採納郭孝恪的建議,果然打敗竇軍,迫王世充以洛陽城出降。後來「隨機應變」被用來指隨著時機和情況的變化而靈活應付。
含血噴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甚高,律身精嚴,外請不赴,有欲迎齋為架三門,乃告以:「捨家財,荷公發心矣;背眾食,奈我破戒何?」其固守如此。然平居氣凌諸方,於學徒亦鮮假詞色,真有父風,卓然可敬也! 〔注解〕 (1) 潠:音ㄒㄩㄣˋ,將口中含的液體噴出。 (2) 驀地:忽然。 (3) 筋斗:頭下腳上倒翻身體的動作。〔參考資料〕 另可參考:《五燈會元.卷一八.崇覺空禪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