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8.72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捉襟見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讓王》1>曾子居衛,縕袍无表,顏色腫噲,手足胼胝。三日不舉火2>,十年不製衣,正冠3>而纓4>絕,捉衿5>而肘見,納屨6>而踵決7>。曳縰而歌〈商頌〉,聲滿天地,若出金石。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故養志者忘形,養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韓詩外傳.卷一》。 (2) 舉火:生火煮飯。 (3) 正冠:把帽子戴正。冠,音ㄍㄨㄢ。 (4) 纓:繫帽的帶子。 (5) 捉衿:抓住胸前的衣襟。衿,音ㄐ|ㄣ,同「襟」,古代衣服的衣領。 (6) 屨:音ㄐㄩˋ,鞋子。 (7) 踵決:腳後跟露出來。踵,腳後跟。〔參考資料〕 《韓詩外傳.卷一》原憲居魯,環堵之室,...
櫛風沐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注解〕 (1) 禹:夏代開國的君主,生卒年不詳。顓頊之孫,姓姒氏,號禹。因平治洪水有功,受舜禪讓為天子,世稱為「大禹」。在位八年而卒,傳位於子啟,而開君主世襲之制。亦稱為「夏后氏」。 (2) 橐耜:橐,音ㄊㄨㄛˊ,盛土的器具。耜,音ㄙˋ,鏟土的器具。 (3) 九雜:指多次匯集天下諸水。九,表示多次。 (4) 腓无胈:小腿股無肉。腓,小腿股。胈,音ㄅㄚˊ,小腿股的肉。 (5) 脛无毛:小腿上沒有毛。脛,小腿。 (6) 甚雨:驟雨。 (7) 櫛:梳頭髮。
未雨綢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是最早的詩歌總集,匯集周初至春秋中葉以前五、六百年間的歌謠作品和宗廟樂章,共三百十一篇。其中六篇有目無辭,故實際上僅存三百零五篇。內容分為風、雅、頌三大類,非一時一地一人所作,為文學總集之祖,也是當時北方文學的代表。其中「風」是各國的民間歌謠,本由諸侯採擷其國的民歌,貢獻於天子,並由樂官統籌管理。《詩經》中共分十五國風。「豳風」即為古豳國的歌謠,故地約在今陝西省邠縣。〈鴟鴞〉一詩,則是詩人以鳥兒築巢養雛鳥的辛苦,來抒發自身所經歷的窮苦憂患。詩中提到,鳥兒為了確保巢的堅固,便在下雨之前,剝除桑根皮來修補鳥巢,以免風雨來臨時,把鳥巢吹壞了。後來「未雨綢繆」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事先...
運籌帷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記.卷三八.李泌》引《鄴侯外傳》:「臣絕粒無家,祿位與茅土,皆非所欲。為陛下帷幄運籌,收京師後,但枕天子膝睡一覺,使有司奏客星犯帝座,一動天文足矣。」 02.明.張岱《瑯嬛文集.卷三.戲冊侯制》:「碧澗明月,佐爾帷幄運籌;乳窟玉泉,勝彼青州從事。」 參考詞語︰幄中運籌注音︰ㄨㄛˋ ㄓㄨㄥ ㄩㄣˋ ㄔㄡˊ漢語拼音︰wò zhōng yùn chóu釋義︰即「運籌帷幄」。見「運籌帷幄」條。 01.宋.劉攽〈上書行〉:「君不見下邳少年授書起,幄中運籌制千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給。通「與」。如:「給予」、「贈予」、「授予」、「賦予」。《詩經.小雅.采菽》:「彼交匪紓,天子所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時諸侯拜見天子。[例]朝貢、朝謁、朝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烏」的本字。《穆天子傳》卷三:「徂彼西土,爰居其野。虎豹為群,於鵲與處。」晉.郭璞.注:「於,讀曰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帝王的住處。《廣韻.平聲.真韻》:「宸,天子所居。」《水滸傳》第七一回:「青龍隱隱來黃道,白鶴翩翩下紫宸。」
臥薪嘗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坐薪嘗膽注音︰ㄗㄨㄛˋ ㄒ|ㄣ ㄔㄤˊ ㄉㄢˇ漢語拼音︰zuò xīn cháng dǎn釋義︰即「臥薪嘗膽」。見「臥薪嘗膽」條。 01.宋.富弼〈辭樞密副使〉:「伏望陛下思夷狄輕慢中原之恥,常懷讎雪之意,坐薪嘗膽,不忘戒備。」 02.宋.陳亮〈與葉丞相書〉:「孤聖天子坐薪嘗膽之本意,今丞相固有志於此矣。」 參考詞語︰嘗膽臥薪注音︰ㄔㄤˊ ㄉㄢˇ ㄨㄛˋ ㄒ|ㄣ漢語拼音︰cháng dǎn wò xīn釋義︰即「臥薪嘗膽」。見「臥薪嘗膽」條。 01.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紀勝.都城紀勝敘錄》:「一線南遷已甚危,徽、欽北去竟忘之!正當嘗膽臥薪日,卻作觀山玩水時!」 02.明.朱鼎...
自怨自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皆天也,非人之所能為也,莫之為而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匹夫而有天下者,德必若舜、禹,而又有天子薦之者。故仲尼不有天下。繼世而有天下,天之所廢,必若桀、紂者也。故益、伊尹、周公不有天下。伊尹1>相湯2>以王於天下,湯崩,太丁未立,外丙二年,仲壬四年,太甲3>顛覆湯之典刑4>,伊尹放之於桐三年,太甲悔過,自怨自艾5>,於桐處仁遷義6>,三年以聽伊尹之訓己也,復歸于亳。」 〔注解〕 (1) 伊尹:名摯,商初的賢相,生卒年不詳。相傳湯伐桀,滅夏,遂王天下。湯崩,其孫太甲無道,伊尹放諸桐宮,俟其悔過,再迎之復位。既卒,帝沃丁葬以天子之禮。 (2) 湯:成湯,商的開國君主,生卒年不詳。契的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