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堅壁清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清野:清除郊野糧食物資等。 (3) 拔:破城邑而取之。言若拔樹木而并得其根本。 (4) 掠:奪取、搶劫。 (5) 旬:十天。〔參考資料〕另可參考:《三國志.卷一○.魏書.荀彧荀攸賈詡傳.荀彧》
不動聲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遇事不張揚的冷靜態度。如《水滸傳》第八六回:「宋江見這三路軍兵,盡皆退了。大驅宋軍人馬,逩來奪取幽州。不動聲色,一鼓而收。」
賜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掠奪、奪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進犯、奪取。[例]侵略、侵占、入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奪取。《漢書.卷五五.衛青傳》:「大長公主執囚青,欲殺之。其友騎郎公孫敖與壯士往篡之。」
2.以不正當的手段奪取君位或權力地位。《孟子.萬章上》:「而居堯之宮,逼堯之子,是篡也,非天與也。」《後漢書.卷一四.宗室四王三侯傳.齊武王縯傳》:「自王莽篡漢,常憤憤,懷復社稷之慮。」
巧取豪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巧妙的手段騙取,或倚仗權勢強行奪取。多用以形容不擇手段的奪取權、財。如:「在法治社會中,不允許有巧取豪奪的情況發生。」也作「巧偷豪奪」。
歌功頌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朝傳至古公亶父時,才正式建國,立國號周。他重修后稷、公劉的大業,積累德行,施行仁義,國人都非常愛戴他。戎狄中的薰育族來侵擾,想要奪取財物,古公亶父不反抗就給他們。隨後又再度侵擾,想要搶奪土地和人口,人民都很憤怒,想奮起抵抗。古公說:「民眾擁立君主,是要讓他為大家謀利益。現在邊疆民族前來侵犯,目的是為了奪取我們的土地和民眾。民眾跟隨我或是他們,並沒有什麼區別,如今民眾因為我的緣故去打仗,要我犧牲別人的父子兄弟,卻做他們的君主,實在不忍心。」於是就帶領部屬離開豳地,到岐山下居住。豳地的人民也都扶老攜幼,全跟著古公來到岐下。鄰國聽說古公的仁義,也有許多人來歸附他。因此古公就變革戎狄的風俗,營造城郭...
攫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奪取。如:「雙方競爭激烈,都想攫取冠軍錦標。」
聲淚俱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卻遭到這樣的下場,很令人感傷惋惜。」接著突然生氣的指責王敦:「你反叛作亂,殘殺忠良,意圖不軌,想要奪取政權,日後將會為家族帶來禍害。」一邊說著,一邊隨著慷慨的聲調而流下了眼淚,情緒激昂。王敦看了這樣的場面,更加生氣,本想把王彬殺了。當時王敦的另一位堂弟王導也在場,一直試圖從中調解,以平息雙方的怒氣,但王彬仍然無所畏懼,神色自若,最後王敦因為念在家族的情分上,還是放過了王彬。「聲淚俱下」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用於形容極度悲慟、激動。
掠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搶奪、奪取。《後漢書.卷四三.朱暉傳》:「或絕命於箠楚之下,或自賊於迫切之求。又掠奪百姓,皆託之尊府。」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