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3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軍事、戰爭,或有關於軍事、戰爭的事情。如:「紙上談兵」、「談笑用兵」。《左傳.隱公三年》:「公子州吁,人之子也,有寵而好兵。」三國魏.鍾會〈檄蜀文〉:「益州先主以命世英才,興兵新野。」
破鏡重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約曰:「他日必以正月望日8>賣於都市,我當在,即以是日訪之。」及陳亡,其妻果入越公楊素9>之家,寵10>殊11>厚。德言流離辛苦,僅能至京,遂以正月望日訪於都市。有蒼頭12>賣半鏡者,大高其價,人皆笑之。德言直引至其居,設食,具言其故,出半鏡以合之,仍13>題詩曰:「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無復嫦娥14>影,空留明月輝。」陳氏得詩,涕泣不食。素知之,愴然改容,即召德言,還其妻,仍厚遺15>之。聞者無不感歎。仍與德言陳氏偕飲,令陳氏為詩,曰:「今日何遷次,新官對舊官。笑啼俱不敢,方驗作人難。」遂與德言歸江南,竟以終老。 〔注解〕 (1) 陳:指南朝陳(西元557∼589)。陳霸先代梁而稱帝...
斷章取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辟宗4>,何也?」曰:「宗不余辟,余獨焉辟之?賦詩斷章,余取所求焉,惡識宗?」癸言王何而反之,二人皆,使執寢戈而先後之。 〔注解〕 (1) 癸:盧蒲葵,春秋齊國人,生卒年不詳。 (2) 臣子之:為子之的家臣。子之即慶舍,慶封之子,春秋齊國人,生卒年不詳。 (3) 妻之:把女兒許配給他。妻,音ㄑ|ˋ。 (4) 子不辟宗:您不迴避同宗。子,您。辟,通「避」,迴避。慶氏與盧蒲氏都姓姜,故為同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親信、親狎的人。《禮記.月令》:「雖有貴戚近習,毋有不禁。」《後漢書.卷六.孝順帝等紀.贊曰》:「匪砥匪革,終淪習。」
環肥燕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明皇寵妃楊玉環,與漢成帝后趙飛燕,一肥一瘦,各以此擅勝而並美。後比喻美人不同的體態而各擅其美。
困獸猶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 文公:春秋晉國之君,姓姬,名重耳(西元前697∼前628),獻公次子,太子申生之弟。獻公驪姬,殺申生,重耳奔狄。公任用狐偃、趙衰諸賢,納周襄王,救宋破楚,繼齊桓公為諸侯盟主,成為五霸之一,諡文。 (4) 得臣:春秋楚國大將成得臣(?∼西元前632),即子玉,性剛,治軍嚴,官至令尹。楚成王三十九年,率軍圍宋。次年,晉攻楚之盟國衛、曹以援宋。成王命撤宋圍,子玉違君命與晉軍戰,大敗於城濮,受責自殺。 (5) 歇:停止。 (6) 國相:國家宰相。此指楚國令尹成得臣。 (7) 楚:國名。周成王封熊繹於楚,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領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後為秦所滅...
流芳百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先王之令典也。《春秋》書宗人釁夏云,無以妾為夫人之禮。齊桓誓命于葵丘,亦曰『無以妾為妻』。今後宮寵,常亞乘輿。若因愛登后,使賤人暴貴,臣恐後世下陵上替,開張非度,亂自上起也。」文帝不從,遂立為皇后。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尤悔》。 (2) 西陵配黃:嫘祖婚配黃帝。西陵,指嫘祖,黃帝正妃,西陵國人,生卒年不詳。相傳是最早養蠶的人,故後世祀為先蠶。黃,指黃帝,姓公孫,建國於有熊。誅蚩尤,取代神農氏,成為天下的共主。相傳堯、舜、禹、湯等均是他的後裔,因此黃帝被奉為中華民族的共同始祖。 (3) 英、娥降媯:娥皇、女英下嫁予舜。英娥,指娥皇和女英,相傳為堯之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未成年的人。《說文解字.人部》:「僮,未冠也。」《左傳.哀公十一年》:「公為與其僮汪錡乘皆死,皆殯。孔子曰:『能執干戈以衛社稷,可無殤也。』」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二○.春秋左氏音義之六》:「八歲至十九歲為殤。」
沈魚落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圓尾扁,色青黑,無鱗。常居於泥中,亦稱為「泥鰍」。 (4) 毛嬙、麗姬:古代的美女。毛嬙,越王妾,與西施並稱。嬙,音ㄑ|ㄤˊ。麗姬,即驪姬,晉國國君之寵嬪。 (5) 決驟:疾走。 (6) 正色:真正的美色。
結草啣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結草銜環」之典源,提供參考。 1、「結草」:《左傳.宣公十五年》秋七月,秦桓公伐晉,次于輔氏。壬午,晉侯治兵于稷,以略狄土,立黎侯而還。及雒,魏顆敗秦師于輔氏,獲杜回,秦之力人也。初,魏武子有妾,無子。武子疾,命顆曰:「必嫁是。」疾病,則曰:「必以為殉。」及卒,顆嫁之,曰:「疾病則亂,吾從其治也。」及輔氏之役1>,顆見老人結草以亢2>杜回3>,杜回躓4>而顛,故獲之。夜夢之曰:「余,而5>所嫁婦人之父也。爾用先人之治命6>,余是以報。」 〔注解〕 (1) 輔氏之役:發生在輔氏的戰役。輔氏,春秋晉國地名。 (2) 亢:同「抗」,抵禦、抵擋。 (3) 杜回:秦國有名的大力士,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