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881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無與倫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ú lún bǐ釋義︰猶「無與倫比」。見「無與倫比」條。 01.唐.朱逵〈懷素上人草書歌〉:「于今年少尚如此,歷睹遠代無倫比;妙絕當動鬼神泣,崔、蔡幽魂更心死。」 參考詞語︰無有倫比注音︰ㄨˊ |ㄡˇ ㄌㄨㄣˊ ㄅ|ˇ漢語拼音︰wú yǒu lún bǐ釋義︰猶「無與倫比」。見「無與倫比」條。 01.《太平廣記.卷四八四.李娃傳》引《異聞集》:「生聰敏者也。無何曲盡其妙,雖長安無有倫比。」 02.清.馬從善〈兒女英雄傳序〉:「先生少席家世餘蔭,門第之盛,無有倫比。」 03.清.張三禮〈空谷香序〉:「南曲既興,名作亦鮮。〈琵琶〉詞意深摯,質樸高華,無有倫比。」
乘風破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南朝宋宗慤年少時,有一次,叔父宗柄問他的志向如何?宗慤回答說:「願乘長風破萬里浪。」見《宋書.卷七六.列傳.宗慤》。後以喻志向遠大,不畏艱難,奮勇前進。《孽海花》第二四回:「東海湄,扶桑涘,欲往從之多蛇豕!乘風破浪從此始。」也作「長風破浪」。
玉樹臨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年少才貌出眾。
肅然起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肅然起敬」典源作「肅然增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規箴》中有一則記事:淨土宗始祖慧遠大師,在廬山講學,當時他雖已老邁,依然講論不輟。他看到弟子中有人怠惰了,就說道:「桑榆之光,理無遠照;但願朝陽之暉,與時並明耳。」說自己像桑榆上的落日餘暉,已經不久人世,但弟子們就像初昇的朝陽,光熱與時俱增,希望弟子們能夠把握青春年少,及時努力。慧遠說完後,就拿起佛經,繼續登座說法。那些高材生看慧遠雖老,卻仍賣力講論,就非常莊嚴地增加了恭敬之心,因此更加努力。後來「肅然起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因受感動而莊嚴地興起欽佩恭敬之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貌、模樣。《淮南子.主術》:「此皆有充於內而成像於外。」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四折》:「外像兒風流,青春年少;內性兒聰明,冠世才學。」
喜出望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卻說李公子,風流年少,未逢美色,自遇了杜十娘,喜出望外,把花柳情懷,一擔兒挑在他身上。」
肝膽相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秦末楚漢相爭之時,出現了一個軍事天才,蕭何曾經讚許他「國士無雙」,劉邦也認為他「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劉邦能敗項羽而稱王天下,此人功不可沒,他就是淮陰侯韓信。韓信年少時父母雙亡,克苦讀書,熟習兵法。因為出身貧賤,他在鄉里屢屢受到人們的汙辱和輕視,受過「胯下之辱」,但他仍舊忍辱負重,等待一展抱負的時機。陳勝、吳廣揭竿起義之後,韓信投身項梁麾下。他曾多次向項羽獻計,但都沒有受到重視,於是他離開楚營,投靠劉邦。劉邦本來也沒有重用他,丞相蕭何知道韓信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屢次向劉邦推薦,劉邦將信將疑,與韓信討論軍國大事之後,終於確信韓信是個人才,遂拜為大將軍。韓信屢建奇功,他先以「明修棧道,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俗稱對毒品的吸食。如:「他因年少無知,染上了毒癮,鎮日嗑藥。」
慘綠少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慘綠,深綠色。「慘綠少年」本指身穿暗綠色衣服的少年。比喻青春年少。#語出唐.張固《幽閒鼓吹》。後亦用「慘綠少年」指風度翩翩、意氣風發的青年才俊,或用來指彷徨苦惱的少年。
少不更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紀輕,閱歷淺薄。《通俗常言疏證.年齒.少不更事》引《病玉緣》劇:「你少不更事,以致遭人所算。」《兒女英雄傳》第一二回:「然而這事,卻是由你少不更事而起。」也作「少不經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