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居心叵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居心叵測」係由「居心」及「叵測」二語組合而成。 「居心」見於《三國志.卷五九.吳書.吳主五子傳》。三國時的孫登是吳主孫權的長子,年少時便顯露才德。貴為太子的他,為人十分親和,對待部屬像對待朋友一般,出外狩獵時盡可能的不擾民,不踐踏農人作物。另外,他事母至孝,親生母親贈予的衣物,必定沐浴後才恭敬地穿上。但可惜在他三十三歲那年,就因病過世了。晉朝陳壽替孫登立傳,並評論說:「孫登居心所存,足為茂美之德。」也就是說從孫登這個人的存心,就知他足以發揮出盛美的德行。 「叵測」則見於《新唐書.卷二○○.儒學列傳下.尹愔》。唐朝人尹愔天資聰敏,他的老師王道珪曾經說:「我這麼多學生裡,就尹生的反應最難預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業或技能所到達的程度、境界。如:「造詣」。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諸葛厷,年少不肯學問,始與王夷甫談,便已超詣。」
循序漸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學成而道益窮,年老而智愈困。今又以罪黜於朝廷,遠宰蠻縣,愁憂無聊,瘴癘侵加,喘喘焉無以冀朝夕。足下年少才俊,辭雅而氣銳。當朝廷求賢如不及之時,當道者又皆良有司1>,操數寸之管,書盈尺2>之紙,高可以釣爵位,循次而進,亦不失萬一於甲科3>;今乃乘不測之舟,入無人之地,以相從問文章為事。身勤而事左,辭重而請約,非計之得也。雖使古之君子,積道藏德遁其光而不曜,膠其口而不傳者,遇足下之請懇懇,猶將倒廩傾囷,羅列而進也,若愈之愚不肖,又安敢有愛於左右哉! 〔注解〕 (1) 有司:指官吏。古時設官分職,職有專司,故稱為「有司」。 (2) 盈尺:長滿一尺,比喻不長。 (3) 甲科:唐代考試科目名。唐...
潛移默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潛移暗化注音︰ㄑ|ㄢˊ |ˊ ㄢˋ ㄏㄨㄚˋ漢語拼音︰qián yí àn huà釋義︰猶「潛移默化」。見「潛移默化」條。 01.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慕賢》:「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與款狎,熏漬陶染,言笑舉動,無心於學,潛移暗化,自然似之。」(源) 參考詞語︰潛濡默被注音︰ㄑ|ㄢˊ ㄖㄨˊ ㄇㄛˋ ㄅㄟˋ漢語拼音︰qián rú mò bèi釋義︰義同「潛移默化」。見「潛移默化」條。 01.明.文徵明〈王武寧去思頌〉:「惟夫濬德淵微,潛濡默被,出於至誠,而泯於無跡。」 參考詞語︰默化潛移注音︰ㄇㄛˋ ㄏㄨㄚˋ ㄑ|ㄢˊ |ˊ漢語拼音︰mò huà qián yí釋義︰猶「潛移...
江郎才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江郎才盡」這句成語出自於南朝梁大詩人江淹的故事。江淹雖然從小家境貧寒,卻極為好學,年少時就能寫出很好的詩和文章,在文壇上享有盛名,大家都稱他為「江郎」。但到了晚年的時候,江淹在文學上的表現大不如前,文筆變得平淡乏味,毫無特色。傳說在他辭退宣城郡守後,有一夜在冶亭獨睡時,夢見一個美男子,自稱是東晉時的著名文人郭璞。他對江淹說:「我有一枝筆放在你那兒已經很多年,現在應該還給我了。」江淹伸手到懷裡一探,果然找到一枝五色的彩筆,他便將這枝筆交還郭璞。從此以後,江淹便文思枯竭,再也寫不出好的詩句。當時大家便都傳言「江淹才盡」,也就是說江淹的文才已經用盡了。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江郎才盡」,用來比喻文人...
刎頸之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刎頸交注音︰ㄨㄣˇ ㄐ|ㄥˇ ㄐ|ㄠ漢語拼音︰wěn jǐng jiāo釋義︰猶「刎頸之交」。見「刎頸之交」條。 01.《史記.卷八九.張耳陳餘列傳》:「餘年少,父事張耳,兩人相與為刎頸交。」 02.元.白樸〈沉醉東風.黃蘆岸〉曲:「雖無刎頸交,卻有忘機友:點秋江、白鷺沙鷗。」 參考詞語︰刎頸至交注音︰ㄨㄣˇ ㄐ|ㄥˇ ㄓˋ ㄐ|ㄠ漢語拼音︰wěn jǐng zhì jiāo釋義︰猶「刎頸之交」。見「刎頸之交」條。 01.《孽海花.第一三回》:「他有個閨中談禪的密友,卻是個刎頸至交的嬌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痊癒。如:「病好了!」《警世通言.卷一六.小夫人金錢贈年少》:「孩兒感些風寒,這幾日身子不快,來不得。傳語員外得知,一好便來。」
不可一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宋代羅大經撰寫的《鶴林玉露》記載,王安石年少時,狂傲自滿,以為無人能及。他曾經帶著名片登門求見理學家周敦頤,結果一連三次都被拒絕在門外。王安石因此滿懷怨恨,不再上門求見。作者羅大經認為,周敦頤想挫王安石的銳氣,沒有什麼不對,但一連拒絕三次是過分了些。假使王安石能跟隨周敦頤學習,矯正偏頗的觀念,就不會有煩苛擾民的新法產生。「不可一世」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用來指人驕橫自大,目空一切,以為他人無與倫比。
既生瑜,何生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瑜,周瑜。亮,諸葛亮。周瑜年少得志,且機智過人,但每次計謀皆被諸葛亮識破,臨死之際,感慨萬千,遂有「既生瑜,何生亮」之嘆。後用以感慨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強中自有強中手。如:「他一向以公司的業務王牌自詡,但自從小李進公司後,表現傑出,他常感嘆既生瑜,何生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方才、剛才。《金史.卷八五.世宗諸子傳.永功傳》:「向見年少婦人自水邊小徑去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