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9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忠肝義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赤膽忠心,見義勇為。宋.辛棄疾〈水調歌頭.白日射金闕〉詞:「千古忠肝義膽,萬里蠻煙瘴雨,往事莫驚猜。」元.無名氏《射柳捶丸.楔子》:「忠肝義膽扶王業,立國安邦作柱石。」
|
忠厚老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忠誠厚實無心機。如:「他稟性善良,忠厚老實,從不與人計較。」
|
言忠信,行篤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話忠實誠信,行為篤厚敬慎。《論語.衛靈公》:「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
|
良藥苦口,忠言逆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能治病的藥多苦口難嚥,有益於人的諫言多令人不悅。《喻世明言》卷三九:「若汪革早聽其言,豈有今日?正是:『良藥苦口,忠言逆耳。有智婦人,賽過男子。』」
|
效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全心效力,忠貞不二。唐.張九齡〈奉和聖製過王濬墓〉:「古人猶不棄,今人爭效忠。」《三國演義》第四回:「而公恣其跋扈,如不聽聞,豈報國效忠之臣哉?」
|
忠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忠於國家,孝順父母。《文選.曹冏.六代論》:「由斯言之,非宗子獨忠孝於惠文之閒,而叛逆於哀平之際也。」《儒林外史》第四○回:「總之,為人以忠孝為本,其餘都是末事。」
|
愚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愚憨剛直的忠心,多為臣子盡忠的謙詞。《漢書.卷五九.張湯傳》:「上問湯,湯曰:『此愚儒無知。』狄山曰:『臣固愚忠,若御史大夫湯,乃詐忠。』」《三國演義》第一○四回:「伏聞生死有常,難逃定數;死之將至,願盡愚忠。」
2.不明事理的忠心。《漢書.卷四八.賈誼傳》:「臣聞聖主言問其臣而不自造事,故使人臣得畢其愚忠。」
|
板蕩識忠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板蕩,都是《詩.大雅》中譏刺周厲王無道而導致國家動亂、社會動亂的詩篇。借指亂世。「板蕩識忠臣」意謂在亂世中才能識得真正忠心的臣子。如:「在安史之亂中,張巡、許遠仍堅守不屈,所謂『板蕩識忠臣』的道理,於此可見。」《說岳全傳》第三八回:「鑾輿萬里困胡塵,勇士勤王不顧身。自古疾風知勁草,由來板蕩識忠臣。」
|
忠心赤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忠誠的心,赤誠的膽。形容極為忠誠不二。《封神演義》第一八回:「因見子有忠心赤膽,直諫紂王,憐救萬民,身遭剜目之災,貧道憐你陽壽不絕,度你上山,後輔周王成其正道。」《紅樓夢》第六五回:「那平姑娘又是個正經人,從不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也不會挑妻窩夫的,倒一味忠心赤膽伏侍他,纔容下了。」也作「赤膽忠肝」、「赤膽忠心」、「赤心忠膽」。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