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義不容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側重於按照義理應做的事;「當仁不讓」側重於主動承擔應做的事。 義不容辭 當仁不讓 辨似例句 ○ ㄨ 投入急難救助,是每個國民~的責任。 ㄨ ○ 既然大家推舉我來當主持人,那我就~了。
家喻戶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宣和書譜.卷二○.敘論》。 (2) 趣:音ㄑㄩ,同「趨」,歸向,此指投入火中。 (3) 被:音ㄆㄧ,同「披」,背負。〔參考資料〕 《宣和書譜.卷二○.敘論》昔者帝王坐法宮,垂衣裳,不出九重深密之地,使四方萬里,朝令夕行,豈家至戶曉也哉!以吾有慶賞刑威之柄,以馭之而已。
初級團體和次級團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係淡薄,保持距離(4)只保留表面上的關係(5)團體成員間的關係是來自工作上的正式關係互動,比較少情緒投入隨工業化的發展,人們的經濟活動自家庭一道工廠的組織時,現代組織的生活經驗趨於普遍,人與人的關係越趨片面、形式化,於是次級團體就成為現代工業大型正式組織普遍的團體關係模式。註2 參考書目註1:Craig Calhoun/Donald Light/ Suzanne Keller原著,林瑞穗編譯,《社會學概論》,(臺北市:麥格羅希爾,2004)。註2: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臺北:巨流,2009三版)。
背水一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勢已不容我軍有後退之路,大家只有~,和敵人拚一死活了! ㄨ ○ 他為了讓公司起死回生,將資金~盡數投入股市,成敗盡在此舉了。形音辨誤 同 「背水一戰」及「破釜沉舟」都有決心一戰的意思。異 「背水一戰」側重於不回頭、不罷休的決心;「破釜沉舟」側重於絕境中奮力一搏。 背水一戰 破釜沉舟 辨似例句 ○ ㄨ 形勢已不容我軍有後退之路,大家只有~,和敵人拚一死活了! ㄨ ○ 我們已下了~的決心,不完成任務,絕不停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放入、投入。如:「下麵」、「下毒藥」、「下調味料」、「下網捕魚」。
激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提高成員的工作士氣。士氣(morale)又稱做服務精神或團體精神,展現瑜對於組織認同、團體凝聚和工作投入三個層面中。高昂士氣會表現出高度認同感、高度凝聚力和高工作投入。影響因素:(1)組織認同(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指成員對組織有生命共同體的感覺。(2)團體精神/團體凝聚(group cohensiveness):指成員相互吸引及共同合作的精神。(3)工作
投射作用(Project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價值感的心理歷程。例如本身對暴力書籍、影片非常有興趣的人,可能因為投射作用,反而在反暴力的團體中顯得投入及活躍(認為別人有此興趣是極為敗壞不良的,因此參加反暴力的團體)。 應用與舉例學生在考試時想要作弊,便以投射作用認為其他學生一定也想以作弊取勝,「既然別人都這樣想了,那也不差我一個」,藉此減低罪惡感。又例如,一個學生平素學習不努力,考試作弊,則認為別的同學學習也不努力,考試善於作弊,而且與自己比較有過之而無不及。“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屬於這種情況。此一機轉可以解釋:大肆責備、批評他人缺點或過錯的人,通常絲毫未覺察自...
投鞭斷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語義3 成語故事4 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例句 出處 《晉書.苻堅載記》:「以吾之眾旅,投鞭於江,足斷其流。」 語義 把所有馬鞭投入江中,可以使水流中斷。比喻軍隊人馬眾多。 成語故事前秦的苻堅在奪得帝位(357年),重用漢人王猛之後,國力強大,在相當短的時間之內東滅前燕,南取梁(漢中)、益二州,北併吞鮮卑拔拓氏之後代,西方兼併前涼,遠征西域,一統北方。在王猛死前,一直阻止苻堅的南進政策,且勸苻堅不要攻擊東晉王朝,因為他認為前秦的國力雖比東晉強,但由於前秦剛剛才統一北方,時機未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投身、投入。《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傳》:「彼即肆然而為帝,過而為政於天下,則連有蹈東海而死耳,吾不忍為之民也。」
精衛填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精衛、精衛」地叫著,於是被稱作「精衛」。這種小鳥,不斷地用牠小小的嘴,銜著山裡的小樹枝和小石子,投入東海,一心想把東海填平,以化解心中之恨。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精衛填海」,用來比喻心懷冤憤,立志報仇。然而,東海是如此的深廣,精衛鳥是如此的弱小,所以又可借「精衛填海」來比喻意志堅定,不懼艱苦。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