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注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解釋文句的意義。《隋書.卷七六.文學傳.潘徽傳》:「總會舊轍,創立新意,聲別相從,即隨注釋。」宋.姚寬《西溪叢語.卷下》:「陶潛讀山海經十三首用事,今本多差誤,各為注釋之。」
認知能力評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以「概念」為基礎。5.想像(imagination):指將記憶中的經驗與意象予以整理組合,從而產生新意象的心理歷程。6.判斷(judgement):視為解決問題的一種形式,或解決問題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步驟。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認知、知覺、記憶、注意、想像、判斷英文關鍵字: cognition、perception、memory、attention、concept、imagination、judgement 參考資料:周俊良著。幼兒特殊教育導論, 2006年10月,頁31-33,華書局有限公司。
雷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雷聲一發萬物同時響應後。今用於人或事物間有相同之處。[例]現今電視節目內容大多雷同,了無新意,看來乏味。
一孔之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桓寬的《鹽鐵論》是一部討論經濟的書。討論的內容包括:國家經濟與外交政策的走向如何?鹽、鐵收歸國營會不會造成「與民爭利」的弊端?施政方針與治國理念該如何調整?《鹽鐵論》不只詳細記載了當時的社會情況,更是西漢後期文學的一大突破。當時的政論文字受到讖緯之學的影響,變得迂腐呆板,毫無新意。《鹽鐵論》採用辯論的形式,以「文學」、「賢良」與「丞相」、「御史」兩方互相詰難,有時用連綿詳細的說理,有時針對對方理論的弱點進行批判,或用尖銳的語言攻擊,或用生動的比喻突出論點,使得論點不斷地深化,給人十分深刻的印象。在〈相刺〉篇中,桓寬便借大夫之口說道:「如果只通過一個小孔來看事物,就好像只通曉一個道理,而不知權衡...
標奇立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獨創新意,與眾不同。如:「每個人都這麼說,這麼做,偏你一個人標奇立異,難怪人家要說你的不是了!」
小巧玲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朝詩人辛棄疾的作品向來以豪放著稱,這首〈臨江仙.莫笑吾家蒼壁小〉詞也不例外。這首詞的寫作原因是,客人前來觀看剛建好假山蒼壁,結果不像想像中的細緻精巧只覺得很突兀,於是大笑離去,主人只好另賦新意解嘲。其中「有心雄泰華,無意巧玲瓏」兩句,說明雖然是假山蒼壁,但山勢高聳也有想超越華山、直接天際的雄心,不願意被歸於細緻精巧。後來「小巧玲瓏」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來,用來形容極細緻精巧。又如《近十年之怪現狀》第一九回:「那船上敞了兩面船窗,放下鮫綃簾子,陳設了小巧玲瓏的紫檀小桌椅。」意指船上擺設的紫檀小桌椅製作得極為細緻精巧。
奪胎換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作詩文雖效法別人,但不露痕跡,且能創出新意。語本宋.釋惠洪《冷齋夜話》卷一:「山谷言:『詩意無窮而人之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無窮之意,雖淵明、少陵不得工也。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語,謂之換骨法;窺入其意而形容之,謂之奪胎法。』」也作「換骨奪胎」。
余光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跟樹木之間的比喻,就是那莫名背了黑鍋的紅杏,可是先生跳脫出來,用樹上的果子形容「余」家有女初長成已創新意,又擺脫果子的靜態刻板印像,把它們描繪得活蹦亂跳,內神通外鬼,也因此展現余光中作品中另外一個經常出現的特色──幽默感,那是一種讓人會心一笑的娛弄筆法,不同於一般默劇的滑稽。一種中國意識的表現。在台灣早期的詩歌論戰和1970年代中期的台灣鄉土文學論戰中,余光中的詩論和作品都相當強烈地顯示了主張,那是很強烈的西化、無視讀者和脫離現實的傾向。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時代,筆尖所染,不是希頓克靈的餘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釀無非一八...
八股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內容空洞、死板的文章。[例]文章寫作要有創意,別老作那些人云亦云,了無新意的八股文。
一步一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緊跟著別人後面走。參見「亦步亦趨」條。《鏡花緣》第一九回:「穩著步兒,探著腰兒,挺著胸兒,直著頸兒,一步一趨,望前而行。」後用以形容事事模仿、追隨別人。如:「作文章若一步一趨,模仿前人,豈不了無新意,毫無自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